[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级前冷却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0649.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居文平;张建元;马汀山;黄嘉驷;吕凯;许朋江;常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5/02;F01D13/00;F01D15/10;F01D17/1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冷却 液化 空气 储能调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前冷却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和方法,该系统由第一汽轮机组、凝汽器、第二汽轮机组、第三汽轮机组、制冷压缩机、复叠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装置、空气压缩机、储冷装置、液体空气储罐、空气加热装置、空气膨胀机和控制阀门组成,该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包括储能模式和释能模式;该系统利用多余蒸汽驱动空气压缩机和复叠制冷系统,降低了能量传递损失并且深冷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汽轮机出口蒸汽潜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用于冷却空气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降低压缩过程中空气温升从而减小耗功,提高了整体的储能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调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级前冷却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和方法,适用于以燃煤机组为典型的各种热发电厂,能够提高燃煤机组的调峰能力和储能系统的经济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年迅猛发展,加之全社会用电量逐年攀升,电网用电峰谷差日益增大,电网对燃煤机组调峰次数及深度的要求均大幅提升。
目前提高燃煤机组调峰能力的技术主要有电锅炉蓄热技术、水罐蓄热技术、汽轮机蒸汽流程改造技术、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等,电锅炉蓄热技术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后用于供暖,调峰能力强,但能量品质大幅度降低、只适用于热电联产机组,水罐蓄热技术和汽轮机蒸汽流程改造技术热经济性较好、投资相对低,但调峰能力有限,也只适用于热电联产机组,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响应快、体积小、建设周期短,但寿命短、平均成本很高、安全风险大,是否适合建设大规模储能实施仍需工程示范验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燃煤机组调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级前冷却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和方法,空气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很快,大部分高品位电能因此转化为热能,这造成压缩机耗能很大、系统储能效率降低,此外深冷制取过程中耗能很大、COP很低,这也是影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调峰期间机组产生大量多余的具备作功能力的蒸汽,利用其中一部分蒸汽驱动小汽轮机再带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减小了能量传递损失;利用另一部分蒸汽驱动小汽轮机再带动制冷压缩机压缩制冷工质,最终通过复叠制冷系统获得所需冷量,该部分冷量的生产成本基本为零;小汽轮机出口排汽的潜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装置,获得的低品位冷量用于冷却压缩机进口空气的温度,以减少每级压缩机耗功进而提高储能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级前冷却的液化空气储能调峰系统,由第一汽轮机组1、第一阀门2、凝汽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第二汽轮机组6、第三汽轮机组7、制冷压缩机8、复叠制冷系统9、吸收式制冷装置10、空气压缩机11、第四阀门12、储冷装置13、第五阀门14、液体空气储罐15、第六阀门16、空气加热装置17、空气膨胀机18和第七阀门19所组成;
所述第一汽轮机组1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中压缸出口通过第一阀门2依次与低压缸和凝汽器3连接,中压缸出口通过第二阀门4与第三汽轮机组7蒸汽入口连接,中压缸出口通过第三阀门5与第二汽轮机组6蒸汽入口连接;第二汽轮机组6通过连接轴直接带动空气压缩机11压缩空气;第三汽轮机组7通过连接轴直接带动制冷压缩机8转动,制冷压缩机8驱动复叠制冷系统9,复叠制冷系统9通过第四阀门12与储冷装置13连接;吸收式制冷装置10空气冷却侧出口依次与空气压缩机11、储冷装置13降温液化侧入口、储冷装置13降温液化侧出口、第五阀门14、液体空气储罐15、第六阀门16、储冷装置13冷能回收侧入口、储冷装置13冷能回收侧出口、空气加热装置17和空气膨胀机18连接;第二汽轮机组6和第三汽轮机组7出口依次与吸收式制冷装置10蒸汽驱动侧入口、吸收式制冷装置10蒸汽驱动侧出口、第七阀门19和凝汽器3出口连接;该系统利用多余蒸汽驱动空气压缩机和复叠制冷系统,降低了能量传递损失并且大幅度降低深冷生产成本,汽轮机出口蒸汽潜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用于冷却空气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降低压缩过程中空气温升从而减小耗功,提高了整体的储能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