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灸药饼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1047.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张建斌;熊嘉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浩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0;A61H39/06;A61P9/10;A61P9/00;A61K4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灸药饼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中艾灸药饼中原料包括:天麻、川芎、吴茱萸、薄荷、黄岑、陈皮、木香、泽泻、山楂、大黄、郁金以及丹参,将上述原料制成粉末后,在加入姜汁和蜂蜜混合搅拌成糊状,然后放入模具中做成药饼。在使用时将药饼放在身体施灸部位,并实施神阙穴、足三里(双)隔药饼灸法,同时在百会穴悬灸,采用灸药结合的方式,结合灸法、药物双重功效,提高了艾灸温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学艾灸疗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艾灸药饼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作为一种使用引燃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艾灸还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基于艾灸温通效应(中国自然基金资助项目:艾灸以温促通的血管效应及其Trpv机制研究。编号:81373750),发明人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发现艾灸在基于血管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机制上,具有温通血管、促进血管内皮再生,增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等治疗优势。
而目前尚无定量、标准化隔药饼灸技术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标准定量、无不良反应的艾灸药饼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灸药饼及其灸疗方法,将隔药饼灸和悬灸联合应用,制备的艾灸药饼温热舒适不起泡、无烫伤、功效强劲、施灸范围大、选穴少而精、时间长、效果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灸药饼,其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天麻0.5-1.5份、川芎0.5-1.5份、吴茱萸0.5-1.5份、薄荷0.5-1.5份、黄岑0.5-1.5份、陈皮0.5-1.5份、木香0.5-1.5份、泽泻0.5-1.5份、山楂0.5-1.5份、大黄0.5-1.5份、郁金0.5-1.5份、丹参0.5-1.5份。
优选的,上述艾灸药饼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天麻0.8-1.2份、川芎0.8-1.2份、吴茱萸0.8-1.2份、薄荷0.8-1.2份、黄岑0.8-1.2份、陈皮0.8-1.2份、木香0.8-1.2份、泽泻0.8-1.2份、山楂0.8-1.2份、大黄0.8-1.2份、郁金0.8-1.2份、丹参0.8-1.2份。
优选的,上述艾灸药饼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天麻1份、川芎1份、吴茱萸1份、薄荷1份、黄岑1份、陈皮1份、木香1份、泽泻1份、山楂1份、大黄1份、郁金1份、丹参1份。
一种艾灸药饼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称取上述配方中各药材制成粗粉末,加入姜汁和蜂蜜混合搅拌成糊状,然后放入模具中做成药饼。
优选的,上述姜汁和蜂蜜的加入量为:按重量份计,姜汁0.5-1.5份、蜂蜜0.5-1.5份。
优选的,上述药饼重量为6-10g、直径为3-5cm、高度为4-6mm。
优选的,上述药饼在使用时,将药饼放在身体施灸部位,取神阙穴、双侧足三里,实施隔药饼灸法,同时在百会穴悬灸,每个穴位灸1小时,灸后用脱敏胶布固定药饼,4-6小时后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浩,未经李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帮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户外用夜视监控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