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柜及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1311.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超;罗步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H02B1/28;H02B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配电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柜及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该终端柜包括柜体和排风扇:柜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柜体的内腔和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散热通道,且进风口的通风面积和出风口的通风面积均被配置为可调节;排风扇设置在散热通道上,排风扇的进气端和进风口连通,排风扇的出气端和出风口连通。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风面积均可调节,所以该终端柜的散热性能可根据不同的户外温度进行调节,适应性极好。同时,通过排风扇可加速柜体内的空气流动,使柜体内的热量沿散热通道快速排出,散热效果极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柜及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上,可完成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对保障供电可靠性和降低运维工作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使用的终端柜而言,其多安装在变电站等具备空调的场所,这些场所内的温度一般较低且变化不大,对终端柜的散热要求不高。然而,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的安装场景更加多元化,很多终端柜需安装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户外。显然,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终端柜而言,由于其散热性能较为固定,所以其难以满足不同温度下的户外散热需求。特别地,在夏天时,户外温度极高,对终端柜的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亟需一种终端柜及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柜及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很好地适应户外环境。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柜体的内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散热通道,且所述进风口的通风面积和所述出风口的通风面积均被配置为可调节;
排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上,所述排风扇的进气端和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排风扇的出气端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柜体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以形成所述进风口,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通风挡板,每个所述第一通风挡板均可选择地对应封堵或打开一个所述第一开孔。
可选地,所述柜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边缘向所述柜体的外部延伸形成屋檐,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屋檐下方的所述柜体上。
可选地,所述柜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以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柜体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二通风挡板,每个所述第二通风挡板均可选择地对应封堵或打开一个所述第二开孔。
可选地,所述排风扇包括第一排风扇和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和所述第二排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且所述第一排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二排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一侧设有敞口,所述终端柜还包括与所述柜体可拆卸连接的挡板和柜门,所述挡板可选择地对应封堵或打开所述敞口的上半部分,所述柜门可选择地对应封堵或打开所述敞口的下半部分。
可选地,所述柜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以安装指示灯和/或旋钮和/或空开。
可选地,所述终端柜还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同时与所述柜体的内腔和外界连通以将所述柜体内的湿气排出到所述外界。
可选地,所述除湿机构包括第三排风扇和除湿管道,所述第三排风扇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内腔和所述除湿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除湿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外界连通,所述除湿管道内设置有除湿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终端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