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1694.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谭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章平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B21C1/02;B21C3/14;B21C9/00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 铜丝 拉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包括放线卷(3)、润滑机构(4)、拉制主机(5)、驱动电机(7)和收线卷(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持底座(1)、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2)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放线卷(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靠近放线卷(3)的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4),润滑机构(4)与拉制主机(5)的入口端连接并连通,第二支撑架(6)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另一侧,驱动电机(7)安装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一侧,收线卷(8)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另一侧,收线卷(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收线卷(8)正对拉制主机(5)的出口端;
所述润滑机构(4)包括外壳(41)、导线杆(42)、导向辊(43)、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所述导线杆(42)设置在外壳(41)的入口端,导线杆(42)的中心设置有漏斗形槽,且漏斗形槽的中心点与放线卷(3)的卷线桶部位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导向辊(43)紧挨着导线杆(42)的出口端设置在外壳(41)的内侧,导向辊(43)设置有两组,第一润滑组件(44)紧挨着导向辊(43)与外壳(41)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二润滑组件(45)位于第一润滑组件(44)的斜上端与外壳(41)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结构组成相同,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之间的倾斜夹紧角度为40-60°;
所述第一润滑组件(44)包括连杆(441)、固定储液管(442)、海绵套(443)、稳固组件(444)、调节储液管(445)、松动机构(446)和海绵片(447),所述连杆(441)为空心管,且一端与固定储液管(442)的一侧螺纹连通连接,海绵套(443)胶粘在固定储液管(442)的另一侧外侧,稳固组件(444)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储液管(442)的内侧,稳固组件(444)的一端插入调节储液管(445)的内侧中部,调节储液管(445)与固定储液管(442)螺纹连通连接,松动机构(446)位于调节储液管(445)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海绵片(447)胶粘在调节储液管(445)的一侧;
所述固定储液管(442)内部为中空状,且固定储液管(442)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液孔(4421),固定储液管(442)与调节储液管(445)连接端内壁开设有螺纹内槽(4423),位于螺纹内槽(4423)端的固定储液管(442)的外侧环绕开设有第二导液孔(4422),第一导液孔(4421)和第二导液孔(4422)均与固定储液管(442)内部为空腔连通,螺纹内槽(4423)的槽间距为0.1-0.2㎜;
所述稳固组件(444)包括固定杆(4441)、连接盘(4442)、挤压弹簧(4443)、插管(4444)、卡块(4445)和插头(4446),所述固定杆(4441)设置在连接盘(4442)的外侧,且环绕设置有3个,挤压弹簧(4443)的一端与连接盘(4442)的一侧固定连接,挤压弹簧(4443)的另一端与插管(4444)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头(4446)的一端与插管(44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块(4445)位于插头(4446)的一侧套于插管(4444)的外侧,且卡块(4445)正切呈梯形,侧切呈正方形;
所述调节储液管(445)内部为中空状态,调节储液管(445)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导液孔(4451),调节储液管(445)与固定储液管(442)的连接端外侧开设有外螺纹(4452),外螺纹(4452)与螺纹内槽(4423)相匹配,调节储液管(445)内侧设置有卡圈(4453),卡圈(4453)与卡块(4445)相匹配;
所述松动机构(446)包括密封套(4461)、按盘(4462)、按管(4463)、复位弹簧(4464)、推杆(4465)和推片(4466),所述密封套(4461)设置在调节储液管(445)的外侧,按盘(4462)设置在按管(4463)的上端,且位于密封套(4461)的内侧,按管(4463)的下端与复位弹簧(4464)的上端连接,复位弹簧(4464)的下端与推杆(4465)的上端连接,推杆(4465)的下端与推片(4466)的上端连接,且推片(4466)贯穿卡圈(4453),推片(4466)呈倒U形,相对的推片(4466)与插头(4446)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章平,未经谭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6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氧化碳原料气脱氢分离提纯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除菌功能的下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