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箱体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2163.3 | 申请日: | 202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阳;谢珺珺;琚柳强;陈鹏来;陈贵;张龙跃;刘成;郑贤鑫;徐泽深;胡晓伟;谭泳林;张燚坤;李甜伟;郑笃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魔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G07C9/00;G16Y20/10;G16Y20/2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箱体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箱体监控系统,包括箱体和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内设有与门锁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箱体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箱体内是否漫水的电极探测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传输远程信息的通讯模块、用于接收通讯模块远程信息的管理平台和用于接收管理平台远程信息的手机APP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箱体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室外智能箱体在各运营商构建的传输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室外智能箱体的传统管理模式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且效率较低,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保护,箱体被破坏、被盗穿的情况屡屡发生,给各通信厂商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信号中断等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客户体验,具体表现在:1、指挥调度难,作业不及时,故障处置延宕;2、室外箱体分布广泛,设备被损坏、迁移,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获知设备状态;3、室外箱体数量大,且不断增长,对大量箱体的钥匙人工管理困难;4、施工、巡检人员频繁更换,无法对开箱人员和时间进行有效管理;5、由于监管困难,大多箱体的门禁遭到破坏,或门锁常年处于开启状态无人问津,造成设备的故障。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远程获取智能箱体多种数据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做出及时的保护的智能箱体监控系统。
为此,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箱体监控系统,包括箱体和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内设有与门锁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箱体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箱体内是否漫水的电极探测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传输远程信息的通讯模块、用于接收通讯模块远程信息的管理平台和用于接收管理平台远程信息的手机APP端。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上设有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门锁开关的行程开关和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上设有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门锁是否发生倾斜的三轴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为NB-IoT。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智能箱体的部署过程中,每部署一个智能箱体维护人员就通过手机APP端对箱体的位置进行精确的经纬度定位,使智能箱体的位置清晰直观,方便后期的运维管理;当智能箱体的门锁被非法打开时,行程开关和霍尔传感器将会被触发,可编程控制器通过NB-IoT的数据传输方式将该信息上传到管理平台,再由管理平台将非法打开告警信息发送至该区域维护人员的手机APP端;当智能箱体发生撞击时,门锁的三轴传感器发生倾斜感应,可编程控制器通过NB-IoT的数据传输方式将该信息上传到管理平台,再由管理平台将撞击告警发送至该区域维护人员的手机APP端;温湿度传感器会周期性的对箱体的内部环境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可编程控制器通过NB-IoT的数据传输方式将异常信息上传到管理平台,再由管理平台将异常信息发送至该区域维护人员的手机APP端;当智能箱体漫水并导通电极探测装置的两个电极时,可编程控制器通过NB-IoT的数据传输方式将漫水告警上传到管理平台,再由管理平台将漫水告警发送至该区域维护人员的手机APP端;维护人员能够远程获取智能箱体多种数据信息,在收到以上各类信息后能够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查看,确认信息后进行相应的维护,并通过手机APP端上传维护内容至管理平台,方便溯流求源,实现了智能箱体的集中化、智能化管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1、门锁;2、可编程控制器;3、电源模块;4、NB-IoT;5、三轴传感器;6、温湿度传感器;7、电极探测装置;8、管理平台;9、手机APP端;10、行程开关;11、霍尔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魔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魔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2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