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2782.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08;E02D5/16;E0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组合 钢板 连续 支护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包括U型拉森桩和H型钢;若干所述U型拉森桩通过连接企口收尾相连组成围护结构;若干所述H型钢间隔布置在所述围护结构内侧,且所述H型钢端面压紧在所述U型拉森桩凹面;本发明同时公开了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将U型拉森桩和H型钢的优点相结合,结构刚度大,挡土止水功能完善,质量易控制,安全度高,并且在可循环利用以及节约成本方面、缩短工期等方面有极好表现;采用本发明的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大大缩短了的基础工程的施工周期,更推进了整个工程的进程。于此同时,工程质量与安全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回收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加型钢组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基坑支护采用钻孔桩+周边止水帷幕的形式,对软土进行就地加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状土的承载力或其他力学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但是该工艺的施工时间较长,需要的工艺步骤也较多,同时施工过程中一旦对土层的力学性能把握不明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不严格,容易出现垂直度出现严重偏差,造成整个支护体系的性能不达标。
发明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规避传统的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能耗高、工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包括U型拉森桩和H型钢;若干所述U型拉森桩通过连接企口收尾相连组成围护结构;若干所述H型钢间隔布置在所述围护结构内侧,且所述H型钢端面压紧在所述U型拉森桩凹面。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H型钢通过焊接或螺栓安装方式压紧在所述U型拉森桩凹面。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其中,若干所述H型钢等间隔布置在所述围护结构内侧。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其中,所述H型钢与所述U型拉森桩按1:2~1:4比例分布。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其中,相邻两个所述H型钢的中心距为所述U型拉森桩长度的1.8~2.4倍。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U型拉森桩逐一打入土体,打入过程中通过所述连接企口将相邻U型拉森桩连接;
步骤2,所述U型拉森桩施工结束2d后,将所述所述H型钢贴紧所述U型拉森桩凹面打入,并确保所述H型钢端面贴紧所述U型拉森桩凹面;
步骤3,完成施工后,拔除所述U型拉森桩和H型钢,并对拔除后的空隙进行灌浆处理。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的U型拉森桩下沉速度为1-1.5m/min,下沉过程中的水平偏差不超过8mm,标高偏差不大于50mm。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采用振动锤下沉法打入所述H型钢。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采用定位导向架控制所述H型钢的下沉垂直度。
上述的H型钢组合钢板桩连续墙组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H型钢打入前需进行除锈并涂刷减摩材料。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2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