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张分切用复卷机分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2802.6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许氏立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3/00 | 分类号: | B26F3/00;B26D7/27;B26D7/01;B26D7/18;B65H23/26;B65H23/34;B65H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张 分切用复卷机分切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纸张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纸张分切用复卷机分切机构,包括刀体和压辊,所述压辊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纸张,所述刀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电板,所述电板的表面均匀设有放电针,所述刀体的底面呈弧形且均匀开设有风口,所述纸张的侧面设置有与刀体相对应的集风盒,所述集风盒用于收集刀体喷射出的空气并将空气降速后反向喷射在纸张的表面。本发明通过利用从刀体中喷射出的高速气流切割纸张,由于气流与纸张的摩擦力较小,降低了传统钢材型切割刀具切割时纸张边缘出现的毛刺情况,提高纸张的平整性,另外配合电板和放电针对空气进行电离,对纸张上的静电荷起到中和的作用,从而减少纸张上的静电对粉尘的吸附,提高了成品分卷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张分切用复卷机分切机构。
背景技术
复卷机,是一种用于纸类、云母带、薄膜专用设备,其用途是将造纸机生产出来的纸卷(称为母卷)进行依次复卷,形成分卷,纸张经过复卷后做成成品纸出厂。
在成品纸生产出来后衡量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起纸粉和纸毛是否多。一方面,刀与纸的接触及摩擦,很容易产生纸粉纸毛,并且夹杂在产品中,因此会降低成品纸的质量,另一方面,纸张上的静电也会对吸附纸粉甚至粉尘;另外分卷的平整性也是衡量成品质量的一个因素,但是切刀在切割纸张时,由于纸张边缘的张力小于纸张中心的张力,切割后的纸张边缘卷曲,导致成型后的分卷两端不紧实,影响成品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复卷机切刀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张分切用复卷机分切机构,具备摩擦力较小,可除静电、清除纸粉、纸张平整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纸张毛边、粉尘多以及纸张边缘卷曲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张分切用复卷机分切机构,包括刀体和压辊,所述压辊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纸张,所述刀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电板,所述电板的表面均匀设有放电针,所述刀体的底面呈弧形且均匀开设有风口,所述纸张的侧面设置有与刀体相对应的集风盒,所述集风盒用于收集刀体喷射出的空气并将空气降速后反向喷射在纸张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集风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集风盒的内腔分割成气压腔和吸气腔,所述气压腔和吸气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压板和连动板,所述隔板外壁的中下方开设有可连通气压腔和吸气腔的连孔,所述集风盒的内部开设有可与吸气腔连通的侧风道,所述压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连动板的中间横向贯通开设有可与连孔相通的气道,所述集风盒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连动板上方的吸孔。
优选的,所述刀体横向位于纸张的正上方,所述气压腔、吸气腔和侧风道的数量均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压板和连动板设为异极相对的永磁体且磁感线贯穿隔板,所述压板和连动板相互吸引且同步滑动。
优选的,所述连孔、气道和侧风道的内径递增。
优选的,所述刀体纵向设置于纸张的上方,所述吸气腔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气压腔两侧,每个所述吸气腔均连通一个侧风道。
优选的,所述侧风道呈倾斜的锥形且所述侧风道的端口与纸张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压辊位于纸张与刀体、集风盒接触处的前段,所述压辊可设置在纸张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压辊的表面设有气膜,所述气膜间歇性与纸张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气膜的内部填充有气体。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利用从刀体中喷射出的高速气流切割纸张,由于气流与纸张的摩擦力较小,降低了传统钢材型切割刀具切割时纸张边缘出现的毛刺情况,提高纸张的平整性,另外配合电板和放电针对空气进行电离,对纸张上的静电荷起到中和的作用,从而减少纸张上的静电对粉尘的吸附,提高了成品分卷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许氏立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许氏立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2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舵机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