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3493.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张诗羽;马忠晗;张林让;李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7/02;G01S7/3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源 欺骗 干扰 消除 雷达 目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雷达发射站和多个雷达接收站组成多站雷达系统,构建二元假设检验以判断干扰是否需要进行干扰消除;构建干扰消除检测统计量,并且计算相应检测门限;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构建多站雷达系统:
(1a)部署一个包含1个信号融合检测中心、M个雷达接收站和1个雷达发射站的多站雷达系统;
(1b)将各个雷达接收站波束照射的共视区均分为多个空间单元;
(2)接收雷达回波信号并采样:
将各雷达接收站的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将得到的信号矢量传入融合中心;
(3)从共视区中选择一个未检测过的空间单元,计算所选单元的观测向量;
(4)获得欺骗式干扰检验统计量:
将所选空间单元观测向量中最大两元素的平方和作为欺骗式干扰检验统计量;
(5)判断检验统计量是否大于检验门限,若是,则认为所选空间单元中包含欺骗式干扰,执行步骤(6);否则,认为所选空间单元不包含欺骗式干扰,执行步骤(7);
(6)计算干扰消除检测统计量:
将所选空间单元观测向量中除最大两个元素外所有元素的平方和作为检测统计量后执行步骤(8);
(7)计算检测统计量:
将所选空间单元观测向量中所有元素的平方和作为检测统计量后执行步骤(8);
(8)将检测统计量大于检测门限的所选空间单元判定为包含目标的空间单元;
(9)判断是否选完共视区中所有的检测空间单元,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10);
(10)结束本次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采样后信号矢量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表示第1个雷达接收站接收信号采样后信号矢量,r1(·)第1个雷达接收站接收的模拟信号,Ts表示采样率,N表示信号矢量的长度,N=round(Ts·PRT),round(·)表示取整操作,PRT表示雷达脉冲重复周期,表示第M个雷达接收站接收信号采样后信号矢量,rM(·)表示第M个雷达接收站接收的模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观测向量是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zg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的观测向量,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对于第1个雷达接收站的参考向量,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对于第M个雷达接收站的参考向量,(·)H表示共轭转置操作,[·]T转置操作,s(·)表示雷达发射站发射信号的复包络,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相对于第M个雷达接收站径向距离对应的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检验门限是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γ表示检验门限,表示自由度为4的卡方分布逆累积函数,κ表示所选空间单元在不包含欺骗式干扰情况下被判定为包含欺骗式干扰的概率,|·|表示取模操作,zm,g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观测向量中的第m个元素,i,j表示观测向量中最大两个元素的下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检测门限是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σ2表示接收机内部噪声功率水平,表示自由度为2M-4的卡方分布逆累积函数,α表示虚警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检测门限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表示自由度为4卡方分布逆累积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有源欺骗式干扰消除的多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时延由下式确定的:
其中,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所在位置的横坐标,xt表示雷达发射站所在位置的横坐标,表示第g个空间单元所在位置的纵坐标,yt表示雷达发射站所在位置的纵坐标,表示第m个雷达接收站所在位置的横坐标,m=1,2,...,M,M≥3,表示第m个雷达接收站所在位置的纵坐标,c表示光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4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均匀的螺栓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盘驱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