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铜盐去除以及回收钼酸盐中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547.7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高志强;莫凡;刘锦锐;郑枝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C01G3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去除 以及 回收 钼酸 盐中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铜盐去除以及回收钼酸盐中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溶解钼酸盐,得到钼酸盐溶液,调节钼酸盐溶液的pH为6-10;S2、配制浓度为10-150g/L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氨水,得到铜氨液;S3、向钼酸盐溶液中加入配制好的铜氨液,保持pH为6-10,余氨浓度为100-1000mg/L,过滤取滤液等步骤。本发明通过铜盐来去除和回收钼酸盐中的钒,利用铜盐与氨形成的铜氨液对钒和钼具有选择吸附性的特点,钼钒分离彻底,钒的直收率大于99%,钼损失率小于0.1%,渣的V/Mo比大于10倍,钒产品中V的含量大于39%,Mo的含量小于0.1%,实现了钼、钒的综合利用,同时,使用的铜盐可重复使用,工艺成本低,特别适合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钼酸盐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铜盐去除以及回收钼酸盐中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钼和钒化学共性较多,在水溶液中性质相似,较难分离,为了提高钼产品的品质,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钼酸盐除钒进行了大量研究,分别开发了铵盐沉淀法、硫化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方法来分离钼和钒,例如主要采用的以铁盐作为沉淀剂的化学沉淀,该方法是按铁与钒摩尔比为40,体系pH7.5-10.8的条件下除钒,除钒率可达到97%,钼损失率小于5%(钨钼冶炼过程中除钒,陈星宇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24卷第7期),然而在工业应用该方法回收钒时,从铁钒渣中回收钒的收率小于70%,钼的损失率大于10%,且随着铁盐的增加,钼损越大,钼钒分离的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实现钼、钒的综合回收利用。中国专利CN109455761A公开了一种从钼酸盐溶液中去除钒的方法,该专利技术采用了铁盐来去除钒,除钒率≥97%,钼损失率≤1%,同样地,该方法依然不能克服钒回收难、钼损失大、除钒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又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采用离子交换法来去除和回收钒,大致过程为:在酸性条件下,分别加入还原剂和氧化剂调整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使钒以阳离子形式存在、钼以阴离子形式存在,通过离子交换富集钒,此特征在于,交前液钒和钼溶液的浓度1-10g/L,交换速度按接触时间10-50min控制,钒的饱和吸附容量40mg/g,显然,该方法钒的吸附容量太低,用碱解析时,解析液易结晶,无法实现产业化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铜盐去除以及回收钼酸盐中钒的方法,通过利用铜盐来去除和回收钼酸盐中的钒,钼钒分离彻底,钒的直收率大于99%,钼损小于0.1%,渣的V/Mo比大于10倍,能有效的分离钼和钒,渣回收钒做成钒产品,实现了钼、钒的综合利用,克服了现有工艺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铜盐去除钼酸盐中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解钼酸盐,得到钼酸盐溶液,调节钼酸盐溶液的pH为6-10;
S2、配制浓度为10-150g/L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氨水,得到铜氨液;
S3、向钼酸盐溶液中加入配制好的铜氨液,保持pH为6-10,余氨浓度为100-1000mg/L,过滤取滤液即可。
在本发明中,铜氨液除钒方式跟铁盐除钒方式类似,也是通过吸附的形式来去除钒,但在吸附过程中与铁盐存在本质区别,铜氨液中铜氨络合物在氨存在的条件下,对钼和钒的吸收存在选择性,即氨的存在会抑制铜与钼的结合,而有利于铜与钒的结合,后续通过分离的方式使钼酸盐溶液中的绝大部分钒通过滤渣分离出(铜钒渣),而钼以钼酸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钒的吸附率大于99%,钼的吸附率小于0.1%,钼和钒的分离效果远高于铁盐的吸附效果。相应地,由于氨与铁不能形成氨铁络合物,因此即使在氨存在的条件下,由于铁本身对钼和钒不具有选择性,其也不会改善钒和钼的分离效果。进一步,在本发明中,铜氨液也可以采用银氨液来替代,但是银氨液毒性大,使用成本高,不适用于工业化应用。
在本发明,配制铜氨液时,氨水按摩尔比Cu/NH3·H2O=1-5:1的比例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玻片操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粪尿分离与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