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688.9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玉;翁畅成;李炳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郭炜绵;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烟气 氧化物 脱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常温~180℃的低温烟气,通入臭氧,将烟气中的部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将反应后的烟气引入装有活性炭(焦)和/或改性活性炭(焦)的反应塔,并通入氨气混合,使氨气与烟气的氮氧化物在活性炭(焦)或改性活性炭(焦)表面富集并发生还原脱硝反应。本发明利用臭氧氧化联合活性炭氨气脱硝,只需氧化约50%的氮氧化物,无需全部氧化,即O3:NO=0.5:1(摩尔比),大大节省臭氧消耗量,且无臭氧逃逸,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中的NO和NO2在大气中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的硝酸盐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
目前的烟气脱硝领域,中低温烟气(180~420℃)的脱硝一般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高温烟气(850~1100℃)的脱硝一般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而某些行业的工业窑炉烟气在终端排放时温度较低(常温~180℃),不能满足SCR或SNCR法处理的温度条件。为了达标排放,需将烟气进行升温到200-300℃范围内,然后再通过SCR法处理。虽然采用这种“烟气再热-SCR法”能够使烟气实现达标排放,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投资大,而且能源消耗高,导致脱硝运行成本较高,大多企业无法承受。
另外,目前市场上低温烟气脱硝技术,还有采用氧化剂氧化脱硝法和活性炭/活性焦吸附还原脱硝法。
其一的氧化法,主要是通过投加臭氧使烟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为高价氮,并用碱液湿法吸收使其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实现烟气脱硝。但这种技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为达到脱硝效果,需消耗大量的臭氧,理论上需达到O3:NO=1.5:1.0(摩尔比),其反应如下:
O3+NO=NO2+O2 (1)
O3+NO2=NO3+O2 (2)
NO2+NO3=N2O5 (3)
2NaOH+N2O5=2NaNO3+H2O (4)
总反应:
3O3+2NO+2NaOH=2NaNO3+H2O+3O2 (5)
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其摩尔比需大于2.2才能保证脱硝效率,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且由于臭氧过量使用,也导致臭氧的逃逸率高,造成二次污染;
(2)碱液吸收剂成本高,一次性使用,消耗量大,且产生的含硝酸盐等废水,二次污染问题大。
其二的活性炭吸附法,同时加入氨气作为还原剂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吸附还原脱除,从而实现低温脱硝,其反应原理是:
6NO+4NH3=6H2O+5N2 (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