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906.9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阳光;李亚东;杨志杰;李亚军;徐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0 | 分类号: | C01B33/20;C01B33/24;A61K47/02;A61L27/02;A61L27/50;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赵瑞鹏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掺杂 硅酸 二钙粉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的组成通式为Ca2‑xMx(SiO4)1‑y(BO3)y,其中M离子为能置换Ca2+离子的一种或多种金属阳离子,0<x≤1;硼酸根离子BO33‑为能部分取代SiO44‑离子的阴离子,0≤y≤0.05。本发明提供的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可实现骨细胞诱传导、促血管化和抗菌抑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满足牙齿修复、颌骨修复、脊柱修复、关节修复及其它硬组织修复等临床应用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温度低、合成时间短、无环境污染和可批量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硅酸二钙(Ca2SiO4,C2S)是波特兰水泥熟料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水泥和耐火材料中,硅酸二钙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硅酸二钙有多种晶型,其中,介稳相的β-硅酸二钙具有水化活性,即水硬性。当β-硅酸二钙粉体与水接触,微粒表层溶解并伴随离子迁移,具有纳米孔结构的硅酸盐水合物(C-S-H)凝胶沉积在粉体微粒表面,同时氢氧化钙晶粒在水合物凝胶毛细孔区成核并长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硅酸盐水合物凝胶聚合硬化,形成具有一定微孔和强度的块体材料。这种水化和固化的性质,加上硅酸二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以及适度的硅离子释放和降解性能,使得β-硅酸二钙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具有理想骨组织工程材料特点的骨组织修复替换生物材料,已引起全世界材料工作者和医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临床应用显示,理想的人工植骨材料不仅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血管化能力。血管的长入可以为细胞提供稳定的内环境,为成骨细胞的分裂、增殖等功能活动提供充足营养,促进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而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基因表达又可以促进血管的生长及稳定,两者协同促进骨的生成及修复。大量研究显示,钴元素在生物体微环境下可诱导局部缺氧环境的产生,继而促进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生成,促进局部环境新生血管的生成;锶元素不仅与成骨细胞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解决植骨材料血管化的难题。
目前,β-硅酸二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溶胶-凝胶法,一种是固相合成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合成温度较低,颗粒尺寸较小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但其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原料价格昂贵,所用到的有机溶剂含有一定毒性,生产过程安全隐患较大。在工业化制备过程中,溶胶-凝胶法由于工序中需要把溶胶内水分烘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传统固相合成法反应温度高(一般不低于1400℃),合成时间长,还需额外添加稳定剂以稳定β-硅酸二钙,该法获得β-硅酸二钙的相纯度和水化活性低,晶粒尺寸大(一般为60μm),生产过程能耗大,也不适宜工业化生产。CN 101445247 A公开了一种微波合成生物活性β-硅酸二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溶胶凝胶喷雾干燥制备前驱体粉料,然后再经过预烧、微波低温快速合成等工序,不仅原料成本高、工序繁多,而且未进行离子掺杂,无法同时获得骨诱传导、血管化和抗菌抑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共掺杂β-硅酸二钙粉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合成温度低、合成时间短、无环境污染和可批量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