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电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4057.9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研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08;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电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电检测的方法,该雷电检测的方法包括可以过滤雷电活动的场强特征参数的有效窗口,使用互补处理滤波抗外界非高斯杂波干扰,对杂波平滑处理之后,对有效窗口进行边缘数据修正,可实时检测各种通信系统中的避雷器,以及雷击信号的全参数(能量、雷击时间、雷击电流、雷击电磁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提供为自动越限报警提供可能。而且利用了大量算法简化了原有的雷电检测装置,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防雷装置实行定期的检测工作量和麻烦的检测程序以及时间,不再只依靠繁多的元件装置来实现雷电检测,为后期防雷装置的维护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电活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由于云层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云层带不同的电,当电压达到可以穿过空气的程度以后,临近的两片云层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花和巨大的响声。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
雷电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四种形式。其中又以感应雷和电压反击对弱电设备破坏能力最强。当天空的雷雨产生雷击时,其将携带高负荷雷电脉冲、电压及电流,以电磁波形式无规则释放,从而导致雷区域1~5公里范围内(视雷电波强度而定)所有带金属的导线(如高空架设天线、有线电视电缆、通信电缆、供电系统电缆等)在瞬间内感应到相应强度的脉冲电压及电流,这些电流沿着电器设备上的各种电源电线或信号电缆进入电器设备内部,在雷击电压超过电器设备额定抗电压的瞬间击坏内部器件;主要原因是由于连接在电器上所有电线电缆所带的电压高低不等,高电压就会往低压冲去,形成电流,从而将电器设备局部击坏,造成整个设备系统瘫痪,严重时甚至把整机击毁,甚至触及到人身安全。
以下介绍几种雷电保护的防护方法:对于直击雷可以采用避雷针,其结构由三部份组成:最上部份叫受电端,中间是导电线,下部份是接地体。当雷雨云接近避雷针时,它会感应出大量的异性电荷,通过导电线和受电端向空中放电与雷雨云中的电荷中和减弱雷雨云的电场强度,达到防雷目的。如果受电端果是直击雷,避雷针可以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而说起防雷,雷电检测器就应运而生。用于获取雷电信息的专用设备。通过测量雷电产生的电磁信号,判定雷电的方位、距离、强度等。一般由传感器、检测放大、数据传输与处理显示等部分组成。探测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对防雷装置的检测制度实行的是所谓的定期检测制度,一般情况下,对防雷装置来说,每年实行一次检测,而对于处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的防雷装置来说,每半年就要对其检测一次。对于防雷装置的检测来说,该过程只能对防雷装置的当时状况实行检测与检验,无法确保未检测时期的防雷装置是否能够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对于检测合格的防雷装置来说,也只能保证其在不遭受外力以及人为破坏的基础上能够正常工作。因此,防雷装置的维护工作对于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也十分重要,各个单位在对防雷装置实行定期的检测时,还要重视对防雷装置的定期维护。因此防雷装置的检测和防雷装置的维护会变得十分麻烦以及损耗人力物力,尤其是在装置多,或是危险区域,这样的情况会变得更加突出和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检测的方法。有以下优点:可实时检测各种通信系统中的避雷器,以及雷击信号的全参数(能量、雷击时间、雷击电流、雷击电磁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提供为自动越限报警提供可能。而且利用了大量算法简化了原有的雷电检测装置,同时也大大减少了防雷装置实行定期的检测工作量和麻烦的检测程序以及时间,不再只依靠繁多的元件装置来实现雷电检测,为后期防雷装置的维护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研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研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快卸快换抽油杆扶正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