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4093.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叶馨;万光宇;孙雅幸;施国伟;郭小辉;曾玮;黄林生;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纹管 微结构 柔性 电容 三维 触觉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包括绝缘材料的半球形中空触头(1)、导电材料的柔性圆形公共电极(2)、空气腔、导电材料的柔性激励电极和绝缘材料的柔性基底(5),其特征是:
所述的空气腔为带波纹管结构的“沙漏型”空气腔(3),整体呈沙漏形状,中部向内弯曲部分为波纹管结构,带波纹管结构的“沙漏型”空气腔(3)形成于半球形中空触头(1)中,内部填充空气;
所述的柔性基底(5)整体呈边缘带凹陷的圆形薄片为底部支撑,半球形中空触头(1)为顶部覆盖,两者连接形成“圆帽型”结构;
所述的柔性激励电极由四个柔性扇形激励电极(4)构成,均匀地排布并连接在柔性基底(5)上,除连接部分,剩余部分未与任何部位接触,均处于空气腔内,且彼此间具有间隔;每个柔性扇形激励电极(4)均通过一根导线引出作为一个激励端;
所述的柔性圆形公共电极(2)镶嵌在带波纹管结构的“沙漏型”空气腔(3)上部,并设置于四个柔性扇形激励电极(4)的中心;柔性圆形公共电极(2)除连接部分,剩余部分未与任何部位接触,均处于空气腔内;柔性圆形公共电极(2)通过导线引出构成公共电极;柔性圆形公共电极(2)与柔性扇形激励电极(4)构成四个呈空间立体分布的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带波纹管结构的“沙漏型”空气腔(3),包括一体化的碗状结构(3-1)、波纹管结构(3-2)和倒碗状结构(3-3),碗状结构(3-1)位于波纹管结构(3-2)的上部,倒碗状结构(3-3)位于波纹管结构(3-2)的下部,三者依次连接构成“沙漏型”空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柔性扇形激励电极(4)的圆心角均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柔性基底(5)包括柔性圆形薄片基板(5-1)和柔性环形凹槽(5-2),半球形中空触头(1)直接连接在柔性圆形薄片基板(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半球形中空触头(1)的内部中空部分与带波纹管结构的“沙漏型”空气腔(3)大小一致,半球形中空触头(1)的半径与柔性圆形薄片基板(5-1)半径一致,柔性圆形薄片基板(5-1)的厚度与柔性环形凹槽(5-2)的深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硅橡胶,导电材料包括有机硅导电银胶、导电聚合物和导电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管微结构的全柔性电容式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或镶嵌都是采用硅橡胶作为粘接剂镶嵌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0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