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4106.9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于波;李善文;武传仁;卞吉;王得明;窦市鹏;田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建筑 上部 结构 新增 节点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形转换节点,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顶部一个支脚竖直向上成形为供连接新增钢柱的柱脚,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底部两个支脚倾斜朝向两侧的两根原结构钢柱并且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两根所述斜撑与临近一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钢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所述斜撑与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的所述第一加固钢梁位置等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钢梁水平位于所述斜撑的中心偏下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固钢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斜撑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固钢梁,所述第三加固钢梁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的侧面设有供连接对应的所述斜撑底端的斜柱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为钢结构,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与所述新增钢柱之间、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与所述斜撑之间、所述斜撑与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均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8.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安装新增钢柱两侧的原结构钢柱之间设置两根斜撑,两根所述斜撑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相对的内侧侧面上,两根所述斜撑的顶端靠拢并指向所述新增钢柱的位置;
于两根所述斜撑的顶端安装人字形转换节点,将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底部两个支脚分别与两根所述斜撑的顶端连接,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顶部一个支脚竖直向上成形为供连接所述新增钢柱的柱脚;
于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两根所述斜撑与临近一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第一加固钢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安装完成的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第二加固钢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完成两根所述斜撑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的对应连接后,在两根所述斜撑的底部之间连接第三加固钢梁,所述第三加固钢梁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1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 下一篇:基于GF-1影像和测高卫星的河流存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