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5497.6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廖冠咏;李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包括壳体、透光盖板、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电路板以及至少一功能元件。透光盖板配置于壳体上,且具有显示区、非显示区以及多个第一穿孔。所述多个穿孔位于显示区内。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对应于显示区配置,且配置于透光盖板与壳体之间。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具有多个第二穿孔,且所述多个第二穿孔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所述多个第一穿孔。电路板配置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与壳体之间,其中电路板具有功能元件配置区,且功能元件配置区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显示区。所述至少一功能元件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位于功能元件配置区内。所述至少一功能元件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所述多个第二穿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作为图像的输出接口,常见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laptopcomputer)、台式计算机(desktop personal computer)、一体机计算机(All-In-Onecomputer)或其他电子装置。
在显示器的尺寸固定的前提下,为求提升有效显示面积,窄边框与全面屏设计已成为当前的设计主流。一般而言,显示器的显示面可概分为显示区与非显示区,且喇叭、相机、麦克风或传感器等功能元件大多配置于非显示区。以窄边框显示器而论,为保留喇叭、相机、麦克风或传感器等功能元件的配置空间,边框的缩减幅度受到限制。以全面屏显示器而论,喇叭、相机、麦克风或传感器等功能元件大多配置于浏海(notch)空间内,但浏海空间占据一部分的有效显示面积,不仅不美观,也破坏画面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不仅能满足窄边框或全面屏的设计需求,也能维持画面的完整性并提升有效显示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壳体、透光盖板、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电路板以及至少一功能元件。透光盖板配置于壳体上,且具有显示区、非显示区以及多个第一穿孔。所述多个穿孔位于显示区内。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对应于显示区配置,且配置于透光盖板与壳体之间。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具有多个第二穿孔,且所述多个第二穿孔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所述多个第一穿孔。电路板配置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与壳体之间,其中电路板具有功能元件配置区,且功能元件配置区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显示区。所述至少一功能元件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位于功能元件配置区内。所述至少一功能元件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所述多个第二穿孔。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包括线路基板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第二穿孔贯穿线路基板。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排列于线路基板上,且位于透光盖板与线路基板之间。相邻的任二个发光二极管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穿孔。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还包括填充层。填充层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且配置于透光盖板与线路基板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所述多个第二穿孔进一步贯穿填充层。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厚度介于5至10微米,且边长介于3至50微米。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所述至少一功能元件在正投影方向上重叠于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功能元件包括喇叭、相机、麦克风、太阳能电池或传感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非显示区环绕显示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透光盖板还具有外表面与相对于外表面的内表面,且内表面朝向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载板。所述多个第一穿孔贯通外表面与内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所述多个第一穿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捕捉双目运动图像监测睡眠质量的眼罩
- 下一篇: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