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5552.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6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李晶;邹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皖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G06F16/21;G06F16/27;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网络安全 入侵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属于入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入侵检测模块,所述入侵检测模块包括采集单元、计算单元、选择单元、变形单元、发展单元和培养单元,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根据病毒相对值,进而求出交叉概率和变形概率的值,再确定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持续正常查杀病毒状态还是进行高强度查杀病毒状态,若进行高强度查杀病毒状态,则通过筛选输出隐蔽度高的目标病毒,并将隐蔽度高的目标病毒的组成序列进行替换、重组,将进行替换、重组的目标病毒纳入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的查杀范围内,可以使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更有效的查杀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入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大量的物理设备接入网络,使得整个网络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现有大多数网络系统都使用防火墙进行预防,而将入侵检测系统作为第二道防线。但是,由于入侵病毒的多样性,入侵检测系统也无法完全担当起系统安全维护的责任,入侵的病毒只需调换序列,即可作为一个新型病毒再次入侵,而入侵检测系统往往并不能及时发现,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收集模块、密码模块、解密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身份模块和入侵检测模块;所述收集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密码模块包括加密模块、汇总模块和密钥创建模块,所述身份模块包括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身份信息匹配模块。
优选的,所述入侵检测模块用于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并将病毒检测和入侵检测的结果汇报给用户,若存在病毒和入侵,则防护主机,所述入侵检测模块包括采集单元、计算单元、第一选择单元、变形单元、发展单元、第二选择单元和培养单元。
优选的,该系统中入侵检测模块对病毒的检测包括:
S1、所述采集单元先将已知的病毒序列进行收集,设定病毒的最大发展次数,随机产生病毒序列为原始病毒;
设置终止变形次数Z,变形概率Pb,交叉概率Pj,代数t=0,得到初始病毒簇;终止运算的步骤为:t为病毒变形的次数,Y为合格隐蔽度,y为病毒变形后的隐蔽度,如果t<Z,y<Y,t=t+1,则转回步骤S1;如果t<Z,y≥Y,则将隐蔽度最高的个体输出;如果t=Z,结束运算,将隐蔽度最高个体输出;
Z为终止变形次数,即变形上限次数,若变形次数为Z次,则无论y是否大于等于Y,都将隐蔽度最高的个体输出;
求隐蔽度的步骤包括:
将隐蔽度小于Y的列为隐蔽度低的病毒,将隐蔽度大于Y的列为隐蔽度高的病毒,其中,a1,a2……an1为选择出的理论上隐蔽度高的病毒所对应的隐蔽度;b1,b2……bn2为选择出的理论上隐蔽度低的病毒所对应的隐蔽度;n1为选择出的理论上隐蔽度高的病毒个数;n2为选择出的理论上隐蔽度低的病毒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皖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皖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