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黄铜钎焊炉排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5631.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财;刘明;马海星;周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吉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1/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黄铜 钎焊 炉排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黄铜钎焊炉排锌装置,其特征是,位于钎焊炉冷却区外部,包括与钎焊炉冷却区连通的排锌聚气室,排锌聚气室设有控制阀,排锌聚气室的出气口设有自动点火器,排锌聚气室外罩设有排锌烟罩,排锌烟罩的上端设有集锌部。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保护气氛中自带的氢气,通过氢气上升会带动挥发处的锌粉末流出到排锌聚气室内,氢气在点火口被点燃,锌粉末惯性和热量上升的作用下向上吸附到集锌部,从而完成钎焊炉内锌粉末的排出,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钎焊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焊接黄铜钎焊炉排锌装置。
背景技术
钎焊炉是一种用于金属钎焊和光亮热处理的设备。钎焊炉一般包括进料段、预热段、加热炉体、冷却段、出料段、水路气路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液氨分解炉。钎焊时通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焊件完成连接。
黄铜工件也可采用钎焊工艺连接,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2005100659096于2009年6月10日授权公告的名为“使用铜钎料的黄铜部件钎焊方法”的发明专利,钎焊黄铜部件的方法,其中在630-700℃的相对低温下使用磷青 铜钎料对该部件进行钎焊时不会使包含在该部件中的锌氧化,通过下 列方式进行钎焊:以碳材料例如石墨等作为钎焊炉的炉壁或马弗罩, 并使炉内气氛中的惰性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与上述碳材料接触,产生的CO小于Pco=10-3atm,并使炉内气氛相对于黄铜部件中的 锌和/或钎料中的助焊剂为还原性。但是现有技术中,在焊接黄铜工件时,黄铜中的锌会挥发出来,阻值焊料流动,影响焊接效果,若不能降低锌的浓度的话,会极大的影响焊接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黄铜钎焊炉排锌装置,完成钎焊炉内锌粉末的排出,降低钎焊炉内锌的浓度,防止锌影响焊剂流动,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黄铜钎焊炉排锌装置,其特征是,位于钎焊炉冷却区外部,包括与钎焊炉冷却区连通的排锌聚气室,排锌聚气室设有控制阀,排锌聚气室的出气口设有自动点火器,排锌聚气室外罩设有排锌烟罩,排锌烟罩的上端设有集锌部。
国内在钎焊炉内采用的保护气氛通常是通过液氨分解的氮气和氢气环境,氮气和氢气的比例为1比3,本申请也采用该种保护气氛,钎焊时,黄铜内的锌会挥发出来,保护气氛会从排锌聚气室内溢出,由于氢气的密度比氮气低,氢气上升会带动挥发处的锌粉末流出到排锌聚气室内,氢气在点火口被点燃,锌粉末惯性和热量上升的作用下向上吸附到集锌部,从而完成钎焊炉内锌粉末的排出,提高焊接效果和焊接质量。
作为优选,自动点火器设置在排锌烟罩的外侧,自动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到排锌烟罩内,自动点火器的点火端与排锌聚气室的排锌点火口相对。点火方便可靠。
作为优选,钎焊炉冷却区包括气氛方管,气氛方管在气氛流出的后端设有倾斜向下的斜段,排锌聚气室位于斜段的上侧,排锌聚气室的下端与气氛方管的斜段连通。斜段具有对保护气氛的导向作用,在斜段内保护气氛会分层,氮气位于下层,氢气位于上层,锌粉末混杂在保护气氛中,保护气氛经过排锌聚气室时向上流动,氢气上升带动锌粉末同步上升,氢气燃烧后,锌粉末吸附到集锌部上,通过斜段能够更有利于锌粉随氢气的上升流通,提高锌粉末的排出效率。
作为优选,排锌聚气室包括聚气锥面,聚气锥面的下端开口与聚风方管连通,聚气锥面的上端设有通气管,排锌点火口位于通气管的上端。聚气锥面方便氢气和锌粉末的汇聚,并且能够提高氢气流速,保证锌粉末的上升作用,通过通气管传导,方便控制阀的设置,通气管便于控制氢气排量,便于控制氢气燃烧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有效防止锌粉回落到排锌聚气室内。
作为优选,集锌部为位于排锌烟罩上端内部的斜板。斜板能对气流产生导向作用,气流会沿斜板向上攀附,实现锌粉末在集锌部上的可靠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吉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吉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