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望式连续光变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6497.8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戎琦;孙鑫翔;袁栋立;王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叶北琨;陈琳琳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望式 连续 摄像 模组 相应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望式连续光变摄像模组,其包括固定镜组、变焦镜组、反射元件、补偿镜组和感光组件;所述固定镜组、变焦镜组和反射元件的入射端具有第一光轴,所述反射元件的出射端、补偿镜组和感光组件具有第二光轴,第一光轴垂直于第二光轴;所述固定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所述变焦镜组包括至少两个变焦透镜,且所述变焦透镜通过垂直于所述第一光轴的移动调整成像系统的焦距;所述补偿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补偿透镜,且所述补偿镜组适于沿着所述第二光轴移动以调整所述成像系统的像面位置;所述感光组件适于接收所述成像系统的光信号并输出图像数据。本申请可以降低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占用,可以避免或抑制焦距调整和光圈调整的互相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潜望式连续光变摄像模组和相应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消费者对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摄像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实现背景虚化、夜间拍摄等效果,还对远摄提出了需求,消费者需要能够清楚地拍摄远处画面的终端设备。
为实现不同距离的拍摄,目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通过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组成阵列模组的方式实现变焦拍摄,但由于其镜头通常为定焦镜头,其焦距不可调整,只能通过将感光芯片所截取的影像进行差值等算法来实现数码变焦,图片的成像品质较差,即使部分终端设备使用了具备AF(Auto Focus)功能的镜头,可以自动对焦,提升终端设备的拍摄效果,但对焦通常只能将镜头所成图像调整到最佳,仍然不能调整光学系统的焦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变焦拍摄的需求。
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镜头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来改变镜头的焦距以达到变焦的目的,其可以比较清晰的拍摄远处的物体,其成像品质也相对较高。这里变焦是指改变焦距以便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连续光学变焦模组又称为连续光变模组。现有技术中,连续光学变焦摄像模组通常需要移动两个镜头组,以实现变焦和对焦的作用,而这两个镜头组通常是同轴排布的,并且其移动方向均与光轴同向,这会造成该光线变焦模组长度的增加,对于小型化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这种长度增加将给手机设计带来很大难题。
潜望式摄像模组相较于传统的直立式摄像模组(例如常见手机多摄模组中的主摄)能提供高倍率的焦距,因此潜望式摄像模组能实现远距离的拍摄。具体来说,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一棱镜(或反射镜)将光路进行折叠,使得光轴被折叠至平行于手机表面的方向,这样长焦模组的各个光学元件可以沿着平行于手机表面的方向布置,而不必堆叠在手机厚度方向上,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搭载长焦模组的手机的厚度。目前,手机中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已能够实现相较于主摄/广角端5X、10X的等效焦距。潜望式摄像模组是手机厂商在保证不增加手机厚度的情况下,实现远摄的较佳选择。然而,由于连续光变模组往往需要至少两个可移动的透镜组,即变焦透镜组和对焦子透镜组,且这至少两个可移动的透镜组往往移动方向相同,均为轴向移动,这就导致潜望式光变模组的长度过长,挤占手机(或其它搭载该潜望式光变模组的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部件(例如电池)的空间。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通过径向移动来调节焦距的变焦透镜组,如果基于该变焦透镜组来实现潜望式连续光变模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模组长度。然而,此类变焦透镜组由于需要径向移动,因此会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占用较多的空间,导致模组主体部分的宽度或高度增大,同样会挤占手机(或其它搭载该潜望式光变模组的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部件(例如电池)的空间。因此,此类潜望式连续光变模组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占用空间的潜望式连续光变模组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6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