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6668.7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1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庄学强;张贤萍;廖建彬;尹自斌;林添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5/00 | 分类号: | B63B45/00;B63B45/08;B63B25/08;B63B7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货舱 泄漏 自动 报警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技术,涉及船舶安全智能监控领域。货舱液位采集变送单元采集船舶液货舱瞬态液位高度,船舶摇晃倾角采集单元采集船舶横纵倾角,对液位高度进行修正处理,去风浪干扰,获得货舱真实液位高度;结合舱容要素曲线解析,将货舱真实液位高度换算为货舱实时液货容量A;新船未装货,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为0,船舶进入正常营运后,每次装卸货时,启动液货装卸泵,触发流量计采集输送液货流量信号,自动修正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货舱实时液货容量A和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不断地进行比较计算,比较与泄漏诊断单元诊断货舱是否发生泄漏。本发明报警迅速准确,受复杂海况影响小,适用于各种船舶货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安全智能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技术。
背景技术
船舶液货舱经常装载着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液态危险品(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石油产品),一旦碰撞和搁浅等海上事故发生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将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火灾、爆炸、中毒、冻伤)。然而受风浪等复杂航行环境和船舶液货舱结构复杂化的影响,船舶液货舱泄漏是很难被发现。过去发生不计其数的海上恶性事故,都是由于未能及时发现泄漏引起的。准确迅速地对泄漏事故发出报警,有利于在事故发生初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堵漏和倒舱等)控制事故进一步恶化,最大程度地减小事故造成的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船舶液货舱正常仅装有液位传感器和高位报警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与舱容表对照间接计算显示货舱装载量,高位报警器是仅在货舱装货量超过95%总舱容时发出报警,防止装载过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但当船舶在水中航行,尤其是在恶劣海况下航行时,船舶液货舱液位会不断发生波动变化,根本无法正常显示货舱实际装载量,高位报警器也经常发生误报警,这时一旦因为船舶碰撞、搁浅等海上事故导致液货舱泄漏,船舶管理者根本不能及时察觉,等到货舱液位显著下降,灾难也许是无法避免了。
目前船舶还没有安装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装置,仅有的液位监控系统受风浪等复杂海况的影响显示的液位波动变化激烈无法及时正确诊断泄漏事故发生。货舱高位报警器往往受风浪影响频频发生误报警,使得船员疲于奔命最终麻痹大意。船舶大型化和货舱结构复杂化使得小量泄漏更难以察觉,而恰恰是泄漏初期的这些小泄漏没法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最终导致灾难性大事故(火灾、爆炸)发生。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船舶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技术,报警准确迅速,受复杂海况影响小,适用于各种船舶货舱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风浪等复杂海况干扰问题;船舶货舱结构复杂化和差异化导致监控报警困难问题;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导致的泄漏不易察觉问题;船舶装卸货操作导致误报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液货舱泄漏自动报警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货舱液位采集变送单元采集船舶液货舱瞬态液位高度,船舶摇晃倾角采集单元采集船舶横纵倾角,结合相应滤波算法,将所述货舱液位采集变送单元传送的液位高度进行修正处理,获得货舱真实液位高度;
步骤2、结合船舶液货舱设计图纸和实船货舱三维立体扫测,利用复杂曲面积分算法,建立货舱容积与液面高度的关系方程并用编程解析,将所述货舱真实液位高度换算为货舱实时液货容量A;
步骤3、船舶新造,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设为0;船舶正常营运后,当船舶装卸货时,启动液货装卸泵,触发流量计采集输送液货流量信号,对所述输送液货流量信号进行时间积分获取装卸货量,并自动叠加修正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当所述液货装卸操作停止,所述流量计停止计量,所述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保持不变;
步骤4、所述货舱实时液货容量A和所述货舱液货容量初始值B在比较环节中进行比较计算,当满足诊断规则,比较与泄漏诊断单元诊断为货舱发生泄漏,触动报警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6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