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架副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6735.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献;刘丽;陈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焺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新虹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9 | 代理人: | 刘菊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架副板 | ||
一种爬架副板,用于爬架的立杆位置处与建筑物临边的无缝对接,包括立杆孔、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常规副板;常规副板其中一侧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形成立杆孔,立杆孔用于提供立杆穿过的途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用于连接翻板;第一通孔用于第二钢管通过螺栓与脚手板连接;第二通孔用于第三钢管与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第三通孔用于第四钢管通过螺栓与该侧相邻的副板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架副板。
背景技术
爬架,又称为提升架,依照动力来源主要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系统,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外防护,使工人能够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者下降。当爬架的架体安装完毕后,与建筑物临边都存在一定距离,为了防止物体从架体和建筑物临边之间的缝隙掉落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架体和建筑物临边需要做到无缝对接。
爬架在正常的状态下,是通过脚手板、副板、翻板和立杆组装成一整体与建筑物临边无缝,对接以防止物体从架体和建筑物临边之间的缝隙掉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的副板均是特定的尺寸进行模块化生产,包括200副板、400副板、600副板、1000副板以及1800副板。然而,目前在立杆这一位置的副板设计一直是重点难点有待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副板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现场切割副板给副板打孔或是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现场给副板打孔即在正常的副板布置过程中,一旦遇到有立杆的位置,即在该位置处的副板上打孔,预留出一个可供立杆穿过的孔,保证工人的正常施工以及爬架的正常升降;而直接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省去了在立杆位置处副板上打孔的程序,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由于打孔造成的不必要麻烦。
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副板的处理,通常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现场给副板打孔极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低,不便于施工操作,并且打孔时没办法精确定位,孔洞的大小也没办法保证,不仅无法保证架体的稳定性还影响架体的整体美观;二是倘若立杆位置处不布置副板的话,必须增加多种新型小规格副板才能保证立杆位置处留下的缝隙最小,但即使是这样,由于立杆为50mm×50mm×3mm的方管,而最小规格的副板的宽度是200mm,因此依然会有150mm的缝隙留下,无法做到无缝对接,从而无法避免施工现场高空小件材料从缝隙掉落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工程中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现有技术对于立杆位置处的副板处理方法增加了架体高空下作业危险系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有必要提供一种特殊的爬架副板用于立杆位置处,以解决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架副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立杆位置处副板打孔或者不布置副板给施工带来的破坏架体结构稳定性或高空掉物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爬架副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爬架副板,其特征在于,用于爬架的立杆位置处与建筑物临边的无缝对接,包括:立杆孔、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常规副板;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焺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焺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6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