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7270.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李国峰;张育齐;井东旭;鲁承奎;张文明;杨雪;荆志杰;李磊;赵晨华;何强波;孙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9/06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谢茵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管片 分级 拆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属于地下施工技术领域,首先将负环管片底部通过绳体与导台相连;对正环管片进行锚杆注浆施工操作;而后待盾构机完成停机准备,负环管片底部安装支撑钢加固,准备拆卸负环管片用的吊具;然后将负环管片的上半环拆除,保留负1环整个负环管片,其他负环管片保留底部2‑3个管片;待盾构机的设备桥二次组装完成后在负1环的负环管片与反力架间设置支撑杆;最后盾构机向前掘进通过设有所述支撑杆的负环管片后,将反力架及其余负管片拆除。本发明提供的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在负环管片上半环拆除过程时,负环管片环与环之间的横向挤压力降低,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大直径盾构施工因其开挖面积大、运营过程操作方便得到了越来越多青睐,然而在城市环境内始发场地往往受限,无法满足大直径盾构机整体组装始发施工,多采用分体完成盾构始发作业。当盾构机在完全进洞后再进行负环管片拆除,完成盾构组装施工时,会大大制约管片吊装以及运输施工效率,且在组装过程中加大盾构二次组装施工难度、延长施工工期导致提高施工成本,因此在始发过程中需在盾构掘进到可组装位置后提前将负环上半环拆除完成盾构机的整体组装,但在负环管片上半环拆除过程时后配套台车位于其正下方、盾构机进入地层较短,负环管片环与环之间的横向挤压力大且在负环管片自重等因素的影响下拆除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在负环管片上半环拆除过程时后配套台车位于其正下方、盾构机进入地层较短,负环管片环与环之间的横向挤压力大且在负环管片自重等因素的影响下拆除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盾构负环管片分级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负环管片底部通过绳体与导台相连,并将绳体拉紧;对正环管片进行锚杆注浆施工操作,沿正环管片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锚杆;
步骤2,盾构机完成停机准备,负环管片底部安装支撑钢加固,准备拆卸负环管片用的吊具;
步骤3,负环管片的上半环拆除,保留负1环整个负环管片,其他负环管片保留底部2-3个管片;
步骤4,盾构机的设备桥二次组装;
步骤5,负1环的负环管片与反力架间设置支撑杆,用于对负环管片的加固支撑;
步骤6,盾构机向前掘进通过设有支撑杆的负环管片后,将反力架及其余负管片拆除。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支撑钢安装完成、吊具准备完成后,检查支撑钢安装及吊具是否合格,若合格则进行步骤3,若不合格,则进行返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锚杆注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正环管片上钻孔,钻孔通向正环管片外的围岩;
(2)注浆前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管道并将钻孔吹净;
(3)对所述钻孔进行注浆,并在孔口设置水泥纸,水泥纸用于堵塞孔口;
(4)锚杆在孔口就位,掀开水泥纸并迅速将锚杆打入并安装到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正环管片底部的2-3个管片上锚杆的打入深度大于正环管片的其余管片锚杆的打入深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导台设置有吊环,负环管片上设有连接孔,绳体穿过与导台上的吊环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支撑钢包括第一支撑钢和第二支撑钢,第一支撑钢倾斜设于与负环管片底部两侧、且位于绳体外侧,第二支撑钢位于负环管片的底部正下方、且与负环管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7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芯片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控制13种植物苗生物电磁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