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7579.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普诺(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梯阻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包括:壳体;检测组件,包括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间隔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且分别与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电连接;楼层检测组件,用于预定检测楼层的确认;报警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与控制器连接;当雷达检测器检测到进入至电梯厢内的物体为金属物且进入电梯厢内物体的长度在设定长度范围内,并且超声波检测器也检测到物体时,控制器控制报警组件发出警报。本发明通过在电梯厢内侧壁上沿电动车进出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通过电动车的进入电梯厢内时车体长度以及金属体量的特性感应式检测,提高了检测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阻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成为广大群众城市交通青睐的主要工具,其便捷轻巧,据官方统计,2019年中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而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2013年至2017年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车火灾1万余起,年均约2000起,较前五年增长33.3%。2014年,我国发改委、住建部和交通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消防部颁布的消防法明文规定,消防通道禁止停放电动车等杂物。为此,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开始明文规定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
现有技术中,为了禁止电梯进入电梯,多采用人为看管或者图像识别技术。人为看管即由专人在电梯内把手,禁止电动车入户;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即在电梯中设置微型摄像头,根据电瓶车特征例如把手、座位等进行算法计算从而识别判断是否为电动车,当判断出有电动车时则阻止电梯关门;
然而上述人工识别方式费时费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而图像识别技术一方面需要布线、组网存储,另一方面也存在容易躲避的问题,例如遮挡摄像头或者使用雨披、雨伞等遮挡车辆,就大大的降低了图像识别的成功率,达不到阻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及方法,以提高电梯阻车的识别成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状设置,所述壳体水平固定在电梯进出方向两侧的其中一侧壁上;
检测组件,包括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所述雷达检测器和所述超声波检测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雷达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靠近电梯进出口一端处,所述超声波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远离电梯进出口一端处;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电连接;
楼层检测组件,固定在电梯厢外侧,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预定检测楼层的确认;
报警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雷达检测器用于检测金属以及进入车厢内物体的长度并检测金属,所述超声波检测器用于感应物体;当所述楼层检测组检测到电梯处于设定楼层时,所述雷达检测器与所述超声波检测器开始工作;
当所述雷达检测器检测到进入至电梯厢内的物体为金属物且进入电梯厢内物体的长度在设定长度范围内,并且所述超声波检测器也检测到物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组件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楼层检测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反光板;
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朝向电梯厢外侧发射光束;
所述反光板固定在设定楼层的电梯厢外侧的预定位置处,当电梯厢停止在设定楼层时,所述反光板将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射的光束反射至所述光电传感器;
当所述光电传感器接收到所述反光板反射的光束时,所述光电传感器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普诺(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普诺(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7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