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7905.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淼;兰天;董亚博;冯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3/358;C12P21/06;C07K1/36;C07K1/34;C07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沉淀 水解 制备 sph egcg 复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属于多酚沉淀水解肽产品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水解蛋白(SPH)的制备;(2)SPH‑EGCG复合物的制备。该方法应用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能够吸附沉淀水解液蛋白质的特性,从而制备功能性蛋白复合物,可以绿色、安全、高值化利用酶解大豆蛋白所产生的副产物。食物蛋白质与多酚的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营养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提高食品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一发明可以为大豆水解蛋白和植物多酚在食品领域中的高值化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酚沉淀水解肽产品开发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用蛋白资源,由于其较高的蛋白含量及优良的功能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大豆分离蛋白(SPI)是大豆中的主要储存蛋白,在食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它的质量类似于对动物蛋白并具有出色的乳化和发泡性能。已有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在接触酚类化合物时能够与其结合并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这一机制能够改变二者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蛋白质的营养性质。SPH是SPI经酶解后并特殊处理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SPH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大豆蛋白完全相同,且含量丰富、平衡。除此之外,多肽化合物比蛋白质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能够防病,治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等。因此SPH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基础材料,已逐渐成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之一。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中最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普通绿茶中以9%-14% (干基)的含量存在。EGCG的抗氧化剂、抗炎药和抗癌特性等都对人体健康有益。此外,有实验表明EGCG 具有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在辐射防护和放射增敏中起作用。因此,EGCG可能用作癌症治疗的天然放射增敏剂,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植物多酚。在食品工业中,多酚通过疏水或亲水性相互作用与多肽结合,形成多酚蛋白复合物,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产生生物功能较高的多肽复合物。
本发明通过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制备功能性蛋白复合物,可以绿色、安全、高值化利用酶解大豆蛋白所产生的副产物。食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食物蛋白质与多酚的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营养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提高食品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一发明可以为大豆水解蛋白和植物多酚在食品领域中的高值化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利用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蛋白产品性价比高,实现了对多酚沉淀水解肽所产生的大豆水解蛋白-多酚复合物的绿色回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多酚沉淀水解肽制备SPH-EGCG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水解蛋白(SPH)的制备:称取大豆分离蛋白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4-10%(w/v)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在50℃条件下机械搅拌2h,以使大豆蛋白结构更加松散,随后加入叠氮化钠(0.02%, w/v)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大豆蛋白酶解的方法是用2M NaOH调节大豆蛋白溶液pH值为8.5达到碱性蛋白酶Alcalase的最适温度及pH值。将碱性蛋白酶按比例(0.05-2%)分别加入到蛋白溶液中在温度50℃下连续搅拌20min-3h,并用2M NaOH保持蛋白—酶体系pH一直保持在碱性蛋白酶的最适pH 8.5。随后,将所有样品在80-95℃下水浴灭酶6-12min,然后立即在冰水浴中冷却至室温,用2M HCL将pH调节 pH 7.0,然后在3000g下离心20min,以分离出含有大部分蛋白水解物(SPHs)的水性上清液。使用凯氏定氮法测量SPH中的肽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7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