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锈抛丸清理和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8007.8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波;钟声;曹兴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锈 抛丸 清理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锈抛丸清理和收集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由偏转架和集料槽组成,所述偏转架由耳板和销轴设置在支架上,组成可左、右转动的构件支撑架,耳板与支架为固定连接,偏转架由销轴与支架为旋转连接;所述支架为一组等距离设置的“H”型钢;所述集料槽为倾斜设置在支架上两侧设有折边的矩形钢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方便回收和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减少了清除抛丸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降低作业工人工作强度和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除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除锈抛丸清理和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制造行业,通常采用多轮抛丸机使用钢丝切丸或钢丸对构件进行除锈工艺。由于构件多为平放在支架上,构件在抛丸除锈结束后通常都会有钢丝切丸或钢丸存留在构件上,构件涂装前一般都采用压缩空气吹扫,对残留钢丝切丸或钢丸进行清除处理。
现有技术的抛丸清除处理,使钢丝切丸或钢丸散落在抛丸车间各处,不利于钢丝切丸或钢丸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但造成生产车间的环境污染,同时还会对人员行走造成摔倒,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除锈抛丸清理和收集装置,采用设有偏转架结构的集料槽,构件设置在偏转架上,利用构件的重心偏转架向一侧倾斜,除锈抛丸会自动从构件的各个角落掉落在具有倾斜角度的集料槽里,使用简易清扫工具很容易清除剩余的钢丝切丸或钢丸,方便回收和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大大减少了清除抛丸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锈抛丸清理和收集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由偏转架和集料槽组成,所述偏转架由耳板和销轴设置在支架上,组成可左、右转动的构件支撑架,耳板与支架为固定连接,偏转架由销轴与支架为旋转连接;所述支架为一组等距离设置的“H”型钢;所述集料槽为倾斜设置在支架上两侧设有折边的矩形钢板。
所述集料槽的钢板下设有若干折弯成“L”型的角钢加强。
所述支架至少由两根“H”型钢为一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方便回收和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减少了清除抛丸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降低作业工人工作强度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图2,本发明由支架2、偏转架3和集料槽6组成,所述偏转架3由耳板4和销轴5设置在支架2上,组成可左、右转动的构件支撑架,耳板4与支架2为固定连接,偏转架3由销轴5与支架2为旋转连接;所述支架2为一组“H”型钢;所述集料槽6为倾斜设置在支架2上两侧设有折边的矩形钢板;所述集料槽6的钢板下设有若干折弯成“L”型的角钢7加强;所述支架2至少由两根“H”型钢为一组。
参阅附图2~图3,本发明是这样制作和安装的:本发明设置在抛丸机出口轨道的一侧,两根“H”型钢采用螺栓1将支架2固定在地面上,在“H”型钢的支架2上焊接耳板4,耳板4通过销轴5与有倾斜角度并可支撑构件的偏转架3组成可左、右转动的支撑架。在“H”型钢的支架2上焊接两侧设有折边的矩形钢板,作为除锈抛丸的集料槽6,矩形钢板下每一米用折弯成“L”型的角钢7对集料槽6进行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宝钢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