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型脚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8644.5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利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从化新兴金属(脚轮)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4 | 分类号: | B60B33/04;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开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8 | 代理人: | 冯肖肖 |
地址: | 5109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型 脚轮 | ||
本发明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振型脚轮,包括脚轮支架、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以及设置在脚轮支架上部用于连接承载设备的安装结构,脚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减振架、固定架、以及至少一组弹簧和固定杆,减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一种减振型脚轮,利用支架本体、减振架和弹簧配合形成的杠杆原理减振机构,减振效果更好,而且通过减振架上的压板向下抵压弹簧上端,结构强度高,承力性能好,稳定性和耐用性更好,且该结构设计在纵向空间上占用空间较小,使得减振架的纵向摇摆空间较大,而且承托件螺纹连接在固定杆的下端,便于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振型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五金配件,其被广泛的适用于承载设备(如家具、推车、机械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的底部,用于方便承载设备的移动,在脚轮经过一些凹凸不平的地面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不但会影响承载设备以及使用体验,而且会对脚轮的寿命产生影响。目前,现有的一些脚轮也具有减振功能,但普遍是直接通过弹簧承重并进行减振,这种减振方式的减振效果不好,而且由于弹簧直接承重,对弹簧的要求较高,而且对弹簧的损耗也较大,减振功能容易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减振型脚轮,利用支架本体、减振架和弹簧配合形成的杠杆原理的减振机构,减振效果好,且对弹簧的要求及损耗更小,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用,有利于提高脚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减振型脚轮,包括脚轮支架、安装在脚轮支架下部的轮子以及设置在脚轮支架上部用于连接承载设备的安装结构,脚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减振架、固定架、以及至少一组弹簧和固定杆,减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两个竖向并列设置的内侧板以及横向连接两个内侧板前部上端的压板,两个内侧板的后部分别与轮子两侧的轮轴进行铰接;支架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两个竖向并列设置的外侧板以及横向连接两个外侧板上端的顶板,两个外侧板设置在两个内侧板外侧,且各外侧板的后部下端分别与对应内侧板通过铰轴进行铰接,铰轴与轮轴平行间隔设置且铰轴位于轮轴的前方,固定架横向固定连接两个外侧板且位于顶板与压板之间,固定杆穿过压板上设置的通孔,固定杆的上端连接固定架,下端螺纹连接承托件,弹簧套在对应的固定杆外,且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接压板和承托件。
优选,所述承托件为螺帽,或者所述承托件为螺帽和托板的组合。
优选,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弯折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外侧板内壁相贴并通过螺栓或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架的两个所述内侧板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从而使所述固定架能够对减振架在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优选,两个所述内侧板的前部与对应所述外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连接部位于对应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间隙内。
优选,所述通孔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孔,所述减振架能够相对固定杆在通孔的范围内活动。
优选,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设有上端头,固定杆穿过固定架上的穿孔并通过上端头挂在固定架上。
优选,所述安装结构通过能够水平转动的转盘组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上波盘、下波盘、若干第一滚珠、若干第二滚珠和紧固件,顶板位于上波盘和下波盘之间,所述顶板上设有环形连接部,上波盘的下表面和环形连接部的上表面分别相对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环形连接部的下表面和下波盘的上表面分别相对设有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的截面均为凹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滚珠设于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第二滚珠设于第三环槽和第四环槽之间,所述脚轮支架与转盘组件通过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紧固件依次垂直穿过上波盘和下波盘中心的穿孔并将其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波盘或紧固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从化新兴金属(脚轮)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从化新兴金属(脚轮)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