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及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8696.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卢筱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9/08;A61K31/409;A61K47/26;A61P31/02;A61P31/04;A61P31/10;C07D487/2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红锦大道5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绿素 创可喷抑菌液 制作方法 提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叶绿素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该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包括2‑3%的负氧离子成分,其余均为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以重量份计,所述负氧离子成分包括叶绿素18‑24份,茶多酚8‑10份,二氧化硒0.5份,纳米氧化锌20份,聚山梨酯4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提取装置,包括机架、捣碎机构和浸取机构,已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提取浓缩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所提取的叶绿素不易吸收,提取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叶绿素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及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叶绿素做为一种金属卟啉化合物,无论在临床治疗、食品、日用化工都有着很大的潜力。替换中心离子或改造外部框架,可得到一个有目的、有前景、高效、低毒的药物、保健品、食品大家庭。随着叶绿素化学工艺学和叶绿素产品生物活性研究的深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会不断拓展。
我国有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的廉价叶绿素资源,经研究,已证明叶绿素本身无毒性,其衍生物和降解产物均为低毒物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于各大领域,化科学研究为生产力,将会创造出无可限量的社会、经济效益。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成为一类具多种用途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
随着对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医药保健、食品和日用化工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对其产品的深开发,将会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绿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申请号为201410814649.7,包括如下步骤:将绿竹叶烘干,粉碎成绿竹叶粉0.3-2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10-40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50-120g/h,萃取20-120min,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在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绿竹叶采用0.05-0.25L的无水乙醇。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从毛竹叶中萃取叶绿素的方法,申请号为201410817334.8,包括如下步骤:将毛竹叶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泵升压到9-33Mpa,温度设定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为25-150g/h,萃取20-120min,在与萃取釜相连的分离器中得到叶绿素;萃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的用量为每克毛竹叶粉采用0.05-0.2L的无水乙醇。
然而,传统的叶绿素萃取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目前现有用来提取叶绿素的生产设备,往往比较简陋,提取浓缩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2.所提取的叶绿素不易吸收,提取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明显增强了叶绿素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利用率,便于常态保存,能够大范围推广使用。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的提取装置,不仅便于操作,而且明显提高了叶绿素的提取率,适合市场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该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包括2-3%的负氧离子成分,其余均为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以重量份计,所述负氧离子成分包括叶绿素18-24份,茶多酚8-10份,二氧化硒0.5份,纳米氧化锌20份,聚山梨酯40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贻晨兴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光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尾款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