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棘白菌素B发酵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9046.X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牛坤;柳志强;吴旭萍;邹树平;胡忠策;郑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56 | 分类号: | C07K7/56;C12P21/04;C07K1/14;C12R1/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菌素 发酵 产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棘白菌素B发酵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构巢曲霉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在发酵培养的第0‑9天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萃取剂,25~28℃、200~250rpm发酵培养完全,获得含棘白菌素B的发酵液,发酵液分离提取,获得棘白菌素B;所述萃取剂为二甲基亚砜、吐温20、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或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本发明采用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发酵,能将胞内棘白菌素B不断萃取到胞外,减少反馈抑制,促进棘白菌素B的生物合成,提高棘白菌素B的发酵产量。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棘白菌素B发酵产量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棘白菌素B是一种环脂肽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外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得到,其中以构巢曲霉A.nidulans发酵最为普遍。棘白菌素B是生物体内由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合成的胞内次级代谢产物。但是该类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如发酵液粘度过高,供养不足以及传质受阻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菌种代谢合成产物的能力下降,因此棘白菌素B发酵仍然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如何提高其发酵产量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萃取发酵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萃取剂进行微生物发酵,一边发酵,一边萃取产物。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底物溶解度小、产物易被降解或者产生反馈抑制等问题,导致产物浓度较低。萃取能够消除产物的负反馈抑制作用,有效地积累产物,提高发酵产率。萃取发酵的关键是萃取剂的选择,不同于一般萃取单元操作过程中使用的萃取剂,理想的萃取剂不仅要具备产物高选择性、低粘度、与混合液较大密度差等特点,还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前,萃取发酵已广泛应用于色素、烃类、DHA、油脂、丁醇和紫杉醇等产品的生产和提取。其萃取剂大多选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两亲性的,包含着一个疏水尾部和一个亲水头部。表面活性剂通常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一个重要参数——临界胶束浓度(CMC),即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能自发形成胶束的浓度。当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就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憎水基团向内的胶束结构,这些胶束结构可以容纳一些微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达到增溶效果。
萃取发酵已经成为高效生产红曲色素的新型技术,Hu等经过筛选发现了TritonX-100能够显著增加红曲霉发酵生产的红曲色素产量和胞外色素与胞内色素比例。王凤芹等通过萃取剂的优化筛选确定了油醇作为丁醇发酵的最佳萃取剂,使得丁醇和总溶剂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58.1%和742.9%。Yuan等在研究G.lozoyensis发酵生产纽莫康定B0时发现,在第13天添加1.0g/L SDS进行萃取分批发酵与普通分批发酵相比,纽莫康定B0的产量提高了154%。而目前萃取发酵应用于棘白菌素B发酵还鲜有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棘白菌素B发酵产量的方法,通过萃取发酵技术促使棘白菌素B在构巢曲霉A.nidulans ZJB16068发酵中的外排,以降低胞内棘白菌素B的产物抑制,提高棘白菌素B的发酵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