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攻螺纹孔工装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9815.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汤忠良;刘敏;李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26 | 分类号: | B23G1/26;B23G1/46;B23G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螺纹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攻螺纹孔工装,包括定位块和限位套组件,定位块中心设有与丝锥外圆间隙配合的导向孔。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限位套组件的弹性夹头嵌入内夹套中,内夹套内孔锥面抵靠在弹性夹头外锥面上,外套管与内夹套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体。丝锥上部插入固定在弹性夹头内孔中,丝锥下端穿过导向孔,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1)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2)丝锥穿过定位块攻入底孔中。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确保攻丝后的螺纹孔轴线垂直于零部件的基面,大大提高了攻丝质量,攻丝深度达到所需的深度要求,不会产生螺纹烂牙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螺纹孔的攻丝工装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钳工手动攻丝工装及方法,属于钳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纹孔通过拧入其中的螺钉来实现机械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整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在机械加工中钳工手动攻螺纹仍占一定的地位。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有些螺纹孔由于所在位置或零件形状的限制,不适用机攻螺纹,必须采用手动攻螺纹(又称攻丝)。另外,当螺纹孔直径小于8mm的时丝锥的强度较低,机攻螺纹时容易折断,常采用手动攻螺纹。钳工手动攻螺纹的通常是用丝锥扳手套住丝锥头部的四方柄,用底孔定位 ,顺着底孔转动丝锥扳手来完成手动攻螺纹,螺纹的加工质量全靠钳工经验和操作水平控制。由于钳工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手动攻螺纹时螺纹的深度和垂直度难以精确保证,通常是攻到孔底攻不动为止,丝锥的端面和孔底接触,用力过大容易折断丝锥。此外还存在着螺纹容易烂牙失效,造成螺钉难以拧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攻螺纹孔工装及方法,提高螺纹孔的攻丝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手动攻螺纹孔工装,包括定位块和限位套组件,所述定位块下侧设有下通槽,定位块中心设有与下通槽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丝锥外圆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包括外套管、内夹套和弹性夹头,所述弹性夹头嵌入内夹套中,弹性夹头一侧设有弹性通槽;内夹套内孔锥面和弹性夹头外锥面匹配,内夹套内孔锥面抵靠在弹性夹头外锥面上,外套管与内夹套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体;丝锥上部插入固定在弹性夹头内孔中,丝锥下端穿过定位块中心的导向孔,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下通槽的宽度A=3.1~3.5倍的丝锥外径d,高度B=0.9~1.1倍的丝锥外径d。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外周面上均布数根轴向槽,外套管内螺纹沉孔底部设有外套管限位锥环面,所述外套管限位锥环面与弹性夹头底部的锥环面匹配,所述锥环面抵靠在外套管限位锥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夹套上端面外缘设有一对沉孔;所述内夹套内孔锥面和弹性夹头外锥面配合,两者的锥角α均为15°~17°;外套管的底部的外套管限位锥环面和弹性夹头底部的锥环面配合,两者的锥角β均为118°~122°。内夹套内孔直径D与丝锥中部外圆直径d之差为D-d=0.5~1mm。
一种使用手动攻螺纹孔工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弹性夹头自下而上嵌入内夹套中,使内夹套内孔锥面和弹性夹头外锥面彼此抵靠;然后将内夹套连同弹性夹头拧入外套管中,完成限位套组件的初步装配;
2)按照需要攻丝螺纹孔的有效螺纹深度C、丝锥1下端的导向长度D和定位块高度E三者关系,确定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的位置,即限位套组件底面距丝锥锥尖的距离H=C+D+E;
3)将丝锥上部插进弹性夹头内孔中,使限位套组件底面距丝锥锥尖的距离为H;复核H值后,操作者一手用卡簧钳卡住内夹套上端面的一对沉孔,另一手用月牙扳手卡住轴向槽,顺时针转动月牙扳手,外套管旋转使内夹套下移收紧弹簧夹头,从而使弹簧夹头内孔抱紧丝锥上部外圆;在限位套组件固定在丝锥上部后,再次复核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绕组下线工具
- 下一篇:一种枕木自动铺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