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井筛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9967.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魏迎春;张劲;孟涛;林亮;王安民;曹代勇;王亚东;崔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43/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气井 | ||
1.一种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筛管本体;
固定于所述筛管本体内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外表面的螺旋凸起,所述螺旋凸起围绕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且至少设置一周;
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呈片状结构的可转动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接触于所述筛管本体的清理部及连接于所述清理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螺旋凸起相配套,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所述螺旋凸起外侧;
所述清理组件处于静止状态,所述清理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或者;
所述清理组件处于清理状态,所述清理组件的一侧受到冲击力,清理组件沿着第一支撑杆的螺旋凸起,螺旋式朝向清理组件的另一侧方向转动至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清理组件中的清理部清刷所述筛管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部包括:用于承受冲击力的承力片以及连接于所述承力片的一排清理刷,所述承力片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清理刷之间,且所述清理刷与所述筛管本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片为两个承力片,所述两个承力片与冲击力方向之间具有倾角,并且不与冲击力方向平行,所述两个承力片倾角相反,所述两个承力片的倾角形成朝向所述冲击力方向的开口;
所述承力片受到冲击力,所述承力片带动所述安装部绕着所述第一支撑杆旋转至所述筛管本体的一端面;
所述承力片为两个金属片,所述清理刷为两个金属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本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所述煤层气井筛管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或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安装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杆上的传感器;
所述清理组件螺旋转动处于接触所述第一端面或所述第二端面的状态,所述传感器使所述承力片的倾角对称翻转变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凸起为螺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筛管本体的中心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筛管本体是通过两根金属丝构成的,所述两根金属丝对称缠绕于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两根金属丝每圈之间形成所述筛管本体缝隙,并且所述筛管本体缝隙相对于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壁与内壁,呈一个外窄内宽的梯台孔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金属丝沿所述筛管本体的周向,一根金属丝顺时针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至少一周,另一根金属丝逆时针缠绕于第二支撑杆上至少一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煤层气井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金属丝为楔形金属丝,通过焊接方式,焊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筛管本体为网状筛管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9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射机构和高楼逃生设备
- 下一篇:床鞍双面镗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