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器与单向棘轮离合器配合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0260.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李昌建;钟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楷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F16D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单向 棘轮 离合器 配合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速器与单向棘轮离合器配合传动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传动轴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的负载、行星减速器、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和电磁离合器,在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和电机之间增加了行星减速器,使之输出的转速和扭矩更适合空调压缩机的使用条件,并且在棘爪与棘轮齿槽嵌合时,提高了棘爪与棘轮齿槽的嵌合,同时由于电磁离合器中电磁线圈的接通和断开,实现带轮和吸盘的连接和分离,由于主传动轴轴和吸盘连接,所以相当于实现了主动力和主轴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实现了主动选择动力源来达到动力源的可控性;本发明结构设计由于合理且简单,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使用双动力自由切换驱动的一种传动机构,尤其适合双动力车用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速机构与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以及电磁离合器配合使用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用空调压缩机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内燃机和电动机双动力驱动,设置了离合器实现双动力进行动力的切换机构。
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二个问题:
一、作为内燃机与空调压缩机的连接部件带轮,是跟随内燃机转动的,并非单独可控的动力源。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作为动力切换机构,只是被动选择动力源,没有主动选择动力源功能。
二、电动机和带轮做为二个不同的动力源,二者共用一个空调压缩机,还存在着转速和扭矩的差异。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基础上增加了电磁离合器和减速机构。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及时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速器与单向棘轮离合器配合传动装置,是指行星减速器和单向棘轮离合器的结合体,在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和电机之间增加了行星减速器,使之输出的转速和扭矩更适合空调压缩机的使用条件,并且在棘爪与棘轮齿槽嵌合时,提高了棘爪与棘轮齿槽的嵌合,同时在带轮部分增加了电磁离合器,实现了主动力和主轴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实现了主动选择动力源来达到动力源的可控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速器与单向棘轮离合器配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传动轴(1)从左至右依次安装设置的负载(2)、行星减速器(3)、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和电磁离合器(5)组成。
作为优选,在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和副动力之间增加了行星减速器(3),副动力与副传动轴连接,行星减速器(3)包括太阳轮外齿圈(34)与副传动轴(31)连接为一体式,通过行星轮(33)和行星轮支架(32)与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的棘爪组(41)连接并输出动力。
进一步所述,副动力为电动机输出的动力。
作为优选,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的棘爪组(41)安装设置在副传动轴(31)和后支架(42)之间,主传动轴(1)与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的摩擦片(43)连接,棘轮(44)和摩擦片(43)将一部分扭矩传递至阻尼器组(45),阻尼器组(45)与棘爪组(41)中棘爪滑动连接,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能够使带轮(51)拖动主传动轴(1)旋转时产生阻尼,棘爪组(41)松开且不带动主传动轴(1)转动,降低油耗。
作为优选,行星减速器(3)通过行星轮(33)与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的棘爪组(41)连接为一体式,副传动轴(31)旋转而单向双旋转棘轮阻尼离合器(4)会闭合带动主传动轴(1)进行扭矩输出,从而带动涡旋机构旋转压缩制冷。
作为优选,电磁离合器(5)中电磁线圈(53)的接通和断开,实现带轮(51)和吸盘(52)的连接和分离,主传动轴(1)和吸盘(52)连接,所以相当于实现了主动力和主传动轴(1)的连接和分离。
进一步所述,主动力为内燃机与空调压缩机的连接部件带轮输出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楷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楷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