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0504.7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东;李海峰;俞佳涛;杨智海;傅力帅;章佳莹;陈智伟;张健;黄盛淼;彭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H02J13/00;A62C3/16;A62C37/40;G08B17/06;B60L53/60;B60L53/63;B60L53/31;H04L67/025;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张瑜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联网 社区 综合 能源 系统 | ||
1.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社区屋顶光伏系统,用于为社区提供电能、储备电能、就地使用电能;
易燃节点智能消防系统,用于在易燃节点的温度实时监控和高温报警,在火灾发生时还能够即时进行自动灭火;
智能充电桩系统,用于实现社区的电动汽车提供快充以及共享数据给车联网平台;
智能配电运检系统,用于实现社区用户的多元化电力综合服务以及监控社区电力系统各个设备及负载情况,预测设备故障可能,对高危设备预警发送给运检人员;
“网上国网”APP,用于分别与社区屋顶光伏系统、易燃节点智能消防系统、智能充电桩系统以及智能配电运检系统通讯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及相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室内的智能插座,用于连接常用电气设备,智能插座通过WIFI联网,将电器的使用情况推送至“网上国网”A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屋顶光伏系统包括设置于屋顶的光伏发电单元、社区光伏发电站站房,所述社区光伏发电站站房内设置有光伏发电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储能设备分别与光伏发电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光伏发电单元与社区公共电站的公共电网相连,所述光伏发电管理系统与“网上国网”APP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燃节点智能消防系统包括密封箱主体,所述密封箱主体内安装有自动灭火箱、PT100温感线束、电控排气阀门、导气管道、红外测温模块,所述自动灭火箱内安装有防火控制器、内部存储压缩氦气的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设置有能释放压缩氦气的电控氦气释放阀门,所述储存装置与引导氦气到密封电表箱主体内的导气管道连通,所述电控氦气释放阀门与控制其动作释放压缩氦气的防火控制器连接,所述PT100温感线束分布设置在火灾易发生点位处并与接收其测量的温度信息的防火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位于密封箱主体下方并与接收其测量的箱内部空间水平截面温度信息的防火控制器连接,所述密封箱主体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电控排气阀门,所述电控排气阀门与控制其动作的防火控制器连接;所述防火控制器与电力物联网相连接,所述电力物联网与“网上国网”APP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T100温感线束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镀铂镍线芯片高精度的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PT100温感线束的温度传感器设有环氧树脂密封防水层,所述PT100温感线束的线材经过PTFE四氟乙烯处理,所述红外测温模块采用AMG8833红外热像仪传感器,其通过IIC接口与防火控制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道沿着密封箱主体的壁面设置,其上开设有多个朝向密封箱主体内部均布设置的导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资源受限边缘云的物联网应用优化部署方法
- 下一篇:颐神颗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