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终端及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0670.7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G01R31/385;G01R31/389;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蔡抒枫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终端 断路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终端及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芯的控制电路和用于检测的检测电路;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设在所述电芯主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与所述保护板相连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极耳包括主极部、副极部和连接部,所述主极部与所述副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主极部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上,所述主极部和所述副极部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主极部和所述副极部之间的电压值。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可以检测极耳与保护板之间的连接状态,提升故障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便于后续维修等作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终端及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极耳多作为保护板与电芯主体之间的连通件。在使用过程中,尤其随着充电功率越来越大,通过极耳的电流也越来越大,极耳可能与保护板有断开的情况,同时极耳的断连会直接造成电池无法供电,从而会影响终端的正常使用。用户多会认为是终端损坏或者电池损坏,很难发现是极耳断开所引起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以自动检测极耳与保护板之间的连接状态,提升故障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便于后续维修等作业。
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终端,以便于终端的检测和维修。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芯的控制电路和用于检测的检测电路;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设在所述电芯主体上的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与所述保护板相连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极耳包括主极部、副极部和连接部,所述主极部与所述副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主极部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上,所述主极部和所述副极部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主极部和所述副极部之间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保护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至少一个极耳设置成包括主极部、副极部,主极部连接保护板上的控制电路以完成正常的电芯供电作业,主极部和副极部均与检测电路相连,这样检测电路可以检测主极部和副极部之间的电压差。由此可以通过电压值判断极耳与保护板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提升故障检测效率和准确度,便于后续维修等作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通过设置上述电池,该电池的至少一个极耳包括主极部、副极部,主极部用来完成正常的电芯供电作业,主极部和副极部均与检测电路相连,这样检测电路可以检测主极部和副极部之间的电压差。由此可以通过电压值判断极耳与保护板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提升终端的故障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便于后续维修等作业。
根据本申请的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所述电池为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通过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值判断所述主极部是否断路。
根据本申请的电池断路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值判断极耳是否断路,可以准确获知极耳和保护板之间的连接情况,从而提升电池的故障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便于后续维修等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包括一个电芯);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测量电压的区域见阴影部分所示);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包括多个电芯)。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