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0835.0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冉祥海;宋忠乾;楚慧颖;李伟燕;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H02N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周蕾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摩擦 发电 灵敏度 冲击 检测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具有腔室的保护壳体(2)、受冲层(1)、往复运动件(15)、及摩擦发电组件(14);
所述受冲层(1)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2)的顶部,所述往复运动件(15)和摩擦发电组件(14)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2)内部腔室里,并且所述摩擦发电组件(14)设置于所述往复运动件(15)上方;
所述往复运动件(15)包括弹性层(9)、和固定在弹性层(9)中的质量块(10),在外冲击力作用下质量块(10)在弹性层(9)的束缚下做往复运动;
所述摩擦发电组件(14)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3)、第一电极层(5)、第一摩擦层(7)、第二摩擦层(8)、第二电极层(6)、和第二绝缘层(4),且所述第一摩擦层(7)和第二摩擦层(8)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电极层(5)和第二电极层(6)分别通过导电胶与外接引线相连、并且所述外接引线从保护壳体(2)引出;所述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极层(5)和第二电极层(6)的绝缘封装;
上述检测传感器在外冲击力作用于受冲层(1)时,所述往复运动件(15)中的质量块(10)在弹性层(9)的束缚下做往复运动使第一摩擦层(7)和第二摩擦层(8)对应表面相互接触与分离从而产发电荷,并通过分别与第一电极层(5)和第二电极层(6)相连的外接引线引出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冲层(1)下表面设有凹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的深度为0.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2)为金属材料、或为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所述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均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的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硫化橡胶、或者硅橡胶;所述第一电极层(5)和第二电极层(6)均为风干或固化的导电银浆、导电碳浆、真空蒸镀的铬/金层、真空蒸镀的镍/铜层、石墨烯、或者银纳米线,其厚度为0.02~5μm;所述弹性层(9)为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天然橡胶、聚酰胺弹性体、聚苯乙烯弹性体、共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或者有机硅/氟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10)数目为一个或多个,且所述质量块(10)通过粘结、铆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与所述弹性层(9)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电组件(14)数目为一组或多组;当所述摩擦发电组件(14)数目为多组时,多个所述摩擦发电组件(14)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件(15)的两侧或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7)和第二摩擦层(8)之间设置垫片(11),其厚度为50μ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发电的高灵敏度冲击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7)和第二摩擦层(8),其中一摩擦层所用材料为负极性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聚偏氟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膜、聚偏氟乙烯纳米材料纤维复合膜、聚四氟乙烯驻极体纳米纤维膜、聚丙烯驻极体纳米纤维膜、和聚酯驻极体纳米纤维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厚度为5~500μm;
另一摩擦层所用的材料为正极性材料,包括蚕丝及其织物膜、棉及其织物、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纤维素纳米纤维膜、聚苯乙烯基纳米纤维膜、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厚度为5~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8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