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0884.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点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11/00;B41J2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镭射 防伪 标签 打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控制面板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柱。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具备装置主体使用过程中防止灰尘进入打印口,造成打印不清晰的想象发生,标签打印完成后具有较好的收集整理装置,相比传统的收集装置,整理简单便捷,容易操作,控制面板的维修也较为简单,拆卸方便,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属于标签制作,是一种用于将喷墨打印机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产生小墨滴,再利用喷墨头把细小的墨滴导引至设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打印的图片就越清晰。
现有的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弊端,首先,装置主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标签进口容易堆积灰尘,不容易清理,没有较好的防护装置,不便于使用,其次,控制面板的维修较为繁琐,不便于拆卸,增加维修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最后,标签打印完成后没有较好的整理装置,容易出现凌乱放置的想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没有防尘罩,容易灰尘堆积,造成打印效果不佳,控制面板拆卸繁琐,降低工作效率,没有便于整理打印完成的标签装置,容易出现标签凌乱堆放的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3D镭射防伪标签的打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控制面板的两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柱,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罩手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手柄,所述移动手柄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且电源模块为矩形结构,所述电源模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启动按钮,且启动按钮为圆形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护支撑板,且防护支撑板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防护支撑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的横截面积小于防护支撑板的横截面积,所述辅助板为矩形结构,所述辅助板外表面贯穿有通孔,且通孔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安装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装板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与控制面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安装板为矩形结构并安装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控制面板的横截面积,所述控制面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控制面板之间导电连接,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所述控制面板与装置主体之间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外表面嵌有卡槽,且卡槽为半圆柱结构,所述控制面板与限位销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限位销数量为四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限位销的高度与控制面板的高度相同,所述限位销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数量为四组并为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板的内侧靠近卡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桩,且卡桩与卡槽数量相同并卡桩与卡槽之间相匹配,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外表面靠近限位销的外侧嵌有限位槽,且限位槽数量与限位销的数量相同并限位槽与限位销之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防尘罩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防尘罩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防尘罩与固定卡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卡柱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固定卡柱为可塑结构,所述防尘罩与罩手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罩手柄为矩形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固定卡柱的外侧嵌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固定卡柱数量相同并固定槽与固定卡柱之间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点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点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楔补偿器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交通隔音降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