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0976.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映;李雁;蒋赟昱;王明皓;李若舟;樊星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10;H01Q1/40;H01Q1/48;H01Q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天线 | ||
1.一种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层(11);
第一金属层(12),其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的表面;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金属层(13),其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的表面;
其中,所述介质基层(11)由可拉伸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层(12)和所述第二金属层(13)为具有可拉伸特性的折叠式金属薄膜,所述介质基层(11)、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3)可沿横向或纵向拉伸折叠;
所述第一金属层(12)呈T型,且所述第一金属层(12)包括:第一传导部(121);以及
第二传导部(122),其与所述第一传导部(121)相固接;
其中,所述第一传导部(121)构成单极子天线;
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各所述第二金属层(13)的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14),所述防腐涂层(14)包括:外层以及内层;
其中,所述外层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成分:无机胶黏剂20~40份、防腐填料55~75份,钝化剂10~20份,石墨烯1~5份,分散剂1~10份;
所述内层包括以下按重量计的原料成分:无机磷酸盐20-30份,金属氧化物35-55份,无机填料15-25份,缓凝剂1-10份,分散剂1-10份;
所述防腐涂层(14)的制作方法为:
1)制备内层涂料,称取无机磷酸盐20-30份,金属氧化物35-55份,无机填料15-25份,缓凝剂1-10份,分散剂1-10份,加入去等离子水调节粘度,在100-200℃加热搅拌反应1-2h,静置得到磷酸盐质量溶度为20-50%半透明的内层组分;
2)制备外层涂料,称取机胶黏剂20~40份、防腐填料55~75份,钝化剂10~20份,石墨烯1~5份,分散剂1~10份,将石墨烯和分散剂置于水中进行一次混合,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将无机胶黏剂和钝化剂置于水中进行二次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向所述混合物料中加入防腐填料和所述石墨烯分散液进行三次混合,得到外层组分;
3)内层涂覆固化,在第一金属层(12)及第二金属层(13)表面均匀涂覆内层涂料,常温下置于空气中干燥固化1-2h;
4)外层涂覆固化,在涂覆有内层涂料的第一金属层(12)及第二金属层(13)表面均匀涂覆外层涂料,常温下置于空气中干燥固化1-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上方,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为横向M形折叠式金属薄膜,且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导部(122)的沿Y轴方向两侧,且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与所述第二传导部(122)组合形成共面波导馈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上方,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为纵向M形折叠式金属薄膜,且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导部(122)的沿Y轴方向两侧,且两所述第二金属层(13)与所述第二传导部(122)组合形成共面波导馈线;
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为横向M形折叠式金属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层(13)设于所述介质基层(11)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二传导部(122)构成所述折叠式天线的馈线,所述第二金属层(13)构成所述折叠式天线的地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层(11)的组成成分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的一种;
所述第一金属层(12)及所述第二金属层(13)均选自铜膜、金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9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转换工作台锁紧机构
- 下一篇:基于5G与人脸识别的楼宇访客导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