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1252.X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星减速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4;B24B41/06;B24B47/2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工用 卧式 钢材 表面 抛光 装置 | ||
1.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0)、支脚(11)、箱体(12)、动力箱(13);所述底座(10)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用于支撑底座(10)的支脚(11),底座(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矩形结构的箱体(12),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箱体(12)下侧底座(10)的上表面等间隔向下开设有三组弧形结构的横向的抛光槽(17),所述抛光槽(17)左端的底座(10)的侧壁上设置有前后放置的输送辊(15),输送辊(15)的前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底座(10)侧壁上的伺服电机,输送辊(15)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套固定在底座(10)的侧壁上,位于对应抛光槽(17)位置的输送辊(15)上固定焊接有均匀分布的拨动板(16),位于底座(10)内部的抛光槽(17)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与抛光槽(17)相互对称的抛光刀(31),抛光刀(3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抛光刀(31)运行的抛光机(32),抛光机(32)的顶部共同连接有一组呈倒置“山”字型结构的连接架(33),连接架(33)的顶中部向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于底座(10)外顶部动力箱(13)内部的升降机(34),所述动力箱(13)的内部前侧固定设置有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35),所述底座(10)的右侧壁外部对应抛光槽(17)末端位置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组横向的转动杆(19),三组转动杆(19)的底部之间通过传动带(20)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20)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底座(10)右侧内部的伺服电机,转动杆(19)上转动连接有翻转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槽(17)之间的底座(10)的内部开设有移动腔(24),移动腔(24)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呈前后方向的滑杆(26),滑杆(26)上前后滑动连接有竖直的滑块(27),滑块(27)的顶部向上固定安装有设置在底座(10)上表面的限位推动板(25),所述限位推动板(25)的内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输送板(28),输送板(28)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放置在抛光槽(17)内部钢材向右移动的橡胶制拨动块(29),所述输送板(28)的顶部通过链条转动连接有固定在限位推动板(25)内顶部的驱动电机(30),所述底座(10)的内部前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朝向底座(10)中心一侧设置为弧形面的滑板(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2)的前后右三侧均设置有便于观察底座(10)内部钢材抛光状况的透明结构的观察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5)上最高处的拨动板(16)高于抛光槽(17)的内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槽(17)的内表面滚动铺设有均匀分布的用于提高卧式钢材在抛光槽(17)上移动的滚珠(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齿(18)的齿槽设置为弧形结构且齿槽底部与抛光槽(17)的内底部一致,所述翻转齿(18)的外表面包裹有凸起的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内部底部向下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风孔(22),通风孔(22)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在底座(10)下表面的水槽(23),水槽(23)的底部右侧开设有出口,水槽(23)的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底座(10)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加快底座(10)底部空气向下流动的排风机(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卧式钢材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内壁中设置有一圈用于降低抛光刀(31)在抛光钢材时产生的噪音的隔音棉(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星减速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星减速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2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