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1402.7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邓贤文;谭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B01D53/78;B01D53/58;B01D45/0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氮吹脱 吸收 一体 | ||
1.一种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塔体内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除雾单元,塔体顶部设有总排气口,塔体下部设有总进气口位于进气单元处;所述吹脱单元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吹脱喷淋装置、填料层和水气分离装置;所述吸收单元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吸收喷淋装置、填料层和水气分离装置;所述除雾单元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进气单元和吹脱单元之间、吹脱单元和吸收单元之间均通过水气分离装置连通;水气分离装置包括将进气单元和吹脱单元、吹脱单元和吸收单元分隔开的底板,位于底板上的若干进气内筒,进气内筒将水气分离装置分隔为进气区和排水区,进气内筒的内部为进气区,进气内筒的外部为排水区,各进气内筒共享底板,各进气区的底板上均设有进气口,排水区的底板上设有排水口,进气内筒顶部设有排气口,进气内筒和进气内筒之间由隔板隔开,每个进气内筒的上方均设有配风挡雨帽,配风挡雨帽由一号支架固定在隔板或进气内筒上,配风挡雨帽的高度低于或等于隔板的高度,每个配风挡雨帽完全遮挡住每个进气内筒的排气口,配风挡雨帽与进气内筒顶部、隔板均存在间距,隔板的底部设有排水孔将排水区底部水连通,塔体侧壁设有若干和排水口连通的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单元设有若干级,所述吸收单元设有若干级,所述吹脱单元和吹脱单元之间、吸收单元和吸收单元之间均通过水气分离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上方设有挡雨帽,所述挡雨帽通过二号支架固定在排气筒上,挡雨帽完全遮挡住排气筒出气口且和排气筒存在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和进气内筒均为圆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塔体位于吸收单元处的材质为FRP、PP或者金属防腐材质,所述填料层处的填料为PP材质的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水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内筒的数量为7~11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水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内筒分为中心进气内筒和若干侧进气内筒,中心进气内筒位于底板中心,侧进气内筒均匀环绕在中心进气筒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中心环形隔板和连接在中心环形隔板外侧的呈放射状布置的侧隔板,所述中心进气内筒和侧进气内筒之间通过中心环形隔板隔开,所述侧进气内筒和侧进气内筒之间通过侧隔板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进气内筒的直径为塔体直径的1/4~1/3,侧进气内筒的直径为塔体直径的1/5~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吹脱、吸收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挡雨帽呈伞状结构,所述配风挡雨帽内设有一开口向上的伞状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内泄漏检测装置的一体式回转油缸
- 下一篇:环保聚合物防水保温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