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附性颗粒活性炭制备加工系统及制备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1657.3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建;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红建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B30B15/02;B30B15/32;C01B32/384;C01B32/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性 颗粒 活性炭 制备 加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附性颗粒活性炭制备加工系统及制备加工方法,包括顶板、底板、连接柱、安装板、加工模具和冲压机构;本发明的冲压结构的设计能够让其对位于模具中的高级煤质活性炭粉进行多次冲压,提高了成型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结构简单,冲压效果差,从而导致冲压成型后的蜂窝状活性炭过于松散的问题;当蜂窝状活性炭在成型后,本发明的一对模具壳能够从安装板表面向下移动,从而让冲压成型后的蜂窝状活性炭能够快速与模具壳分离,解决了蜂窝状活性炭很难从模具中取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吸附性颗粒活性炭制备加工系统及制备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根据活性炭的外形,通常分为粉状和粒状两大类。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活性炭新品种,比如蜂窝状活性炭,蜂窝状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活性炭废气净化产品,能有效降低异味和污染物,达到国家废气一级排放标准。由于市场上大多数都是高级煤质活性炭粉制造成蜂窝形状的活性炭,所以被称为蜂窝状活性炭。
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状活性炭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具将高级煤质活性炭粉放入其中,然后再通过冲压设备进行冲压成型;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结构简单,冲压效果差,从而导致冲压成型后的蜂窝状活性炭过于松散的问题;另外,在蜂窝状活性炭成型后需要从模具中取出,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往往都是一体化成型结构,这样会导致蜂窝状活性炭很难从模具中取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吸附性颗粒活性炭制备加工系统,包括顶板、底板、连接柱、安装板、加工模具和冲压机构,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上方,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互平行,所述顶板的所述底板的四角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水平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等距均匀设有多组加工模具,每组所述加工模具的正上方均设有冲压机构,所述冲压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部表面,其中:
所述加工模具包括第一电动升降杆、冲压板、固定板、安装孔、活动杆、伸缩弹簧和连接杆,所述冲压板的顶部和所述顶板的底部之间竖直设有第一电动升降杆,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杆的固定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冲压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冲压板的正下方水平设有固定板,所述冲压板的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贯穿设有两对安装孔,每组所述安装孔的内腔分别与每组所述活动杆的四周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末端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相邻的两组所述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末端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套接在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四周,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末端与所述冲压板的底部表面搭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底部末端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表面搭接;
所述冲压机构包括T型安装台、第二电动伸缩杆、模具壳、凸块、通槽和滑槽,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等距均匀开凿有多组通槽,每组所述通槽的左右两侧中心均开凿有滑槽,所述通槽的内腔设置有一对模具壳,每组所述模具壳的外侧中心均竖直安装有凸块,两组所述凸块分别与两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模具壳的底部外侧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所述模具壳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的内腔中心镶嵌有T型安装台,所述T型安装台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T型安装台的水平面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T 型安装台的水平面位于一对所述模具壳的内腔,所述T型安装台的横截面与一对所述模具壳的内腔相等。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安装有耐磨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不大于一对所述模具壳拼接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等距均匀竖直设置多组打孔柱,所述打孔柱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红建,未经胡红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空心管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