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轴套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1676.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肖寒;崔鋆昕;段志科;张雄超;陈磊;周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30/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隆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轴套 零件 固态 挤压 方法 | ||
1.一种轴套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合金坯料采用冷轧-重熔SIMA法制备半固态浆料,其中冷轧为多次换向轧制;
(2)将制备好的合金半固态浆料进行定量切割;
(3)将切割后的半固态浆料进行二次加热,随后放入预热的模具内进行反挤压成形并保压;
(4)对挤压后轴套零件进行快速水淬;
(5)对水淬后轴套零件进行短时固溶时效处理;
所述步骤(1)中冷轧-重熔SIMA法制备的浆料中,轧制变形量为30%-60%,重熔温度为1/2(TS+TL),TS为合金固相线温度,TL为合金液相线温度,重熔时间为5-10min,冷却方式为水冷;
所述步骤(3)中,二次加热温度为合金固相线以上10-30℃,加热时间为15-25min;模具预热温度为0.4-0.6TS,TS为合金固相线温度;挤压压力为30-60T,挤压速度为:15-30mm/s,保压时间为5-25s;
所述步骤(3)中所述模具为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上固定板(2)、凸模(3)、凹模(4)、套筒(6)、弹簧(7)、导柱(8)、上圆盘(9)、下圆盘(10)、下模板(11)、隔热板(12)、压机顶杆(13)、推杆(14)、卸料板(15)、卸料弹簧(16)、固定杆(17);凸模(3)通过固定板(2)固定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凹模(4)固定在下模板(11)上,下模板(11)固定在液压机工作台上面,凹模(4)的上面设有一个小空腔,小空腔对应凸模(3),凹模(4)下面设有一个大空腔,上圆盘(9)与下圆盘(10)位于凹模(4)的大空腔内,上圆盘(9)与下圆盘(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下圆盘(10)的下表面与下模板(11)的上表面之间接触但不连接,推杆(14)底端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上圆盘(9)与下圆盘(10)之间,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圆盘(10)、上圆盘(9)、弹簧(7)、套筒(6),凸模(3)、凹模型腔、推杆(14)、套筒(6)和弹簧(7)位于凹模(4)中央,凸模(3)、推杆(14)、压机顶杆(13)在一条直线上,上圆盘(9)与下圆盘(10)通过导柱(8)定位;凸模(3)穿过卸料板(15)与其间隙配合,卸料板(15)通过固定杆(17)固定,固定杆(17)上设有卸料弹簧(16),起到卸料的作用;
所述步骤(2)中切割试样大小为:长70-85mm;宽:20-30mm;高:20-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套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短时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根据热分析确定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固溶时间为1~3小时,时效时间为1~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轴套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模(4)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1)上,下模板(11)与隔热板(12)通过T型板固定在液压机工作台上面;套筒(6)、弹簧(7)在挤压过程中给到零件反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6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