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成型用材料、三维物体及其切片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2216.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帮;杨前程;蒋韦;沈为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4 | 分类号: | C08F283/04;C08F283/00;C08F283/10;C08F220/28;C08F216/14;C08G69/48;C08L77/02;C08L63/00;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钱娴静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成型 用材 物体 及其 切片 | ||
本申请提供三维成型用材料、三维物体及其切片层,其中,材料包括:粉末材料,粉末材料包括聚酰胺粉末和/或改性聚酰胺粉末;及液体材料,液体材料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可发生聚合反应;第一活性组分溶解至少部分聚酰胺粉末和/或改性聚酰胺粉末,且粉末材料自身不发生聚合反应且不与第一活性组分发生聚合反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成型用材料、三维物体及其切片层,能有效提高三维物体的机械强度和致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物体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维成型用材料、三维物体及其切片层。
背景技术
现有三维物体增材制造技术包括喷墨打印技术和粉末与喷墨打印相结合的技术。其中,喷墨打印技术主要是指在支撑平台上打印头根据三维物体的层图案化数据也称打印数据选择性喷射光敏树脂材料,辐射源对已喷射的光敏树脂材料进行照射从而形成固化的层。
在使用聚酰胺粉末作为粉末材料的三维成型技术中,根据打印数据在聚酰胺粉末层上选择性喷射粘合剂,通过粘合剂将聚酰胺粉末粘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三维物体的层,重复形成层并逐层叠加形成三维物体。或者,根据打印数据在聚酰胺粉末层上选择性喷射光敏树脂,通过光敏树脂发生光固化反应将聚酰胺粉末包裹在其中。然而,打印成型的三维物体中的聚酰胺粉末以颗粒形式存在,三维物体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三维成型用材料、三维物体及其切片层,能有效提高三维物体的机械强度和致密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成型用材料,所述材料包括:
粉末材料,所述粉末材料包括聚酰胺粉末和/或改性聚酰胺粉末;及
液体材料,所述液体材料包括第一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可发生聚合反应;所述第一活性组分溶解至少部分所述聚酰胺粉末和/或所述改性聚酰胺粉末,且所述粉末材料自身不发生聚合反应且不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发生聚合反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包括含亲电性基团的活性单体,所述亲电性基团选自磺酸基、羧基、酚羟基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亲电性基团的活性单体选自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醚类单体、烯丙基醚类单体、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亲电性基团的活性单体为含羧基的活性单体;所述含羧基的活性单体由酸酐与含单羟基的活性单体通过开环反应生成;和/或,所述含羧基的活性单体由酸酐与多元醇通过开环反应生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酸酐与所述含单羟基的活性单体的摩尔比为1:(0.8~1.3);和/或,
所述酸酐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酐、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含单羟基的活性单体选自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含单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含单羟基乙烯基醚类单体、含羟基烯丙基醚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酸酐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和/或,
所述酸酐选自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酐、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材料还包括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可发生聚合反应,且所述第二活性组分不溶解所述聚酰胺粉末和/或所述改性聚酰胺粉末。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性组分选自不含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