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2282.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成;康树峰;荀传颂;王志;李代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85 | 分类号: | D06M15/285;D06M10/00;D06M101/2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收缩 编织 套管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对聚烯烃纤维通过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聚烯烃热缩丝;其中,辐照速度为100~500m/min,辐照剂量为80~200kGy,辐照能量为1.0~5.0MeV;将所述聚烯烃热缩丝与聚酯纤维通过编织机编织成管材;将所述管材在耐磨增硬浆料中浸浆处理,耐磨增硬浆料包括质量浓度为10~50%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浸浆时间为1~10min;取出经过浸浆处理后的管材去除多余浆料并干燥,得到编织套管成品。本发明先将聚烯烃纤维进行辐照交联,再与聚酯纤维编织成管,通过改变辐照工序的先后顺序和工艺条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先编织成型再辐照受限于编织套管尺寸而影响生产效率的缺陷,且辐照加工效果可靠,耐磨性和热应力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收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热收缩编织套管因具有耐磨性、耐热应力性、柔韧性和耐溶剂性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子、工程机械、军工抗振耐磨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热缩编织护套管最关注的性能是耐磨性和热应力性能,耐磨性高低决定被保护的汽车橡胶软化、塑料管和线束的使用寿命,而耐热应力性能主要决定该护套管在高低温交变环境是否会开裂,从而导致无法保护内部元件。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热缩编护套管是在编织成型后进行辐照再上浆定型,生产效率低,且耐磨性和热应力性能较差。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且耐磨性和热应力性能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聚烯烃纤维通过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交联,得到聚烯烃热缩丝;其中,辐照速度为100~500m/min,辐照剂量为80~200kGy,辐照能量为1.0~5.0MeV;
(2)将所述聚烯烃热缩丝与聚酯纤维通过编织机编织成管材;
(3)将所述管材在耐磨增硬浆料中浸浆处理;所述耐磨增硬浆料包括质量浓度为10~50%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浸浆时间为1~10min;
(4)取出经过浸浆处理后的管材去除多余浆料并干燥,得到编织套管成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每次辐照的聚烯烃纤维数量为10~1000根。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辐照速度为200m/min,辐照剂量为150kGy,辐照能量为1.5MeV。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耐磨增硬浆料由质量浓度为35%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组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管材通过传动装置输送进行浸浆处理,所述浸浆时间为2min。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4)包括:先通过压轮挤压去除部分浆料,再利用隧道炉去除和烘干剩余浆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聚烯烃热缩丝沿管材径向周圈排列设置,所述聚酯纤维沿管材轴向排列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先将聚烯烃纤维进行辐照交联,使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然后再与聚酯纤维编织成管,通过改变辐照工序的先后顺序和辐照工艺条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先编织成型再辐照受限于编织套管尺寸而影响生产效率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辐照加工效果可靠,热应力性能好;进一步通过浆料处理,提升了编织套管的耐磨性,方便裁切和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耐磨热收缩编织套管的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发泡汽车座椅面套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晶圆清洗系统及晶圆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