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2393.3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明;杨艳明;张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全景 天幕 汽车 顶盖 横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下板呈凹槽状,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前后两端的侧板,侧板的顶部设有翻边,翻边向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侧翻折;前横梁上板覆盖于前横梁下板,且前横梁下板的翻边连接于前横梁上板的底面,以在前横梁上板与前横梁下板之间形成腔体;前横梁上板的顶面上设有前风挡玻璃安装面和天幕玻璃安装面。本方案的前横梁用于安装全景天幕钢化玻璃,能够省略加强梁及顶棚等零件,降低车身重量,增大车顶的刚度,提升顶盖抗凹性,使车内空间更大且通透敞亮、视野广阔、采光好,提高人机工程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可分为带有天窗和不带有天窗两种类型,不带有天窗的车型不够通透敞亮,采光和视野不好,驾乘人员头部包络空间小,人机工程性较差。带有天窗结构的车型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贵,且传统的天窗受限于结构,开口面积较小,采光效果不理想,另外带有天窗结构的车型开发周期长。传统的汽车车顶为钣金件,板件面积较大,料厚较薄,且平坦,抗凹性、模态和刚度性能较差,中部区域易塌陷,尺寸精度难以控制。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用于安装全景天幕钢化玻璃,提升车内视野,增加采光面积,提高车顶刚度,使车内更加通透敞亮,使整车抗凹性、模态及刚度性能更加优异,同时通过省略加强梁及顶棚等零件,降低车身重量,提高人机工程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增大采光面积,拓宽外部视野,提高整车的刚度、模态及密封防水性能,提升顶盖抗凹性,改善外观品质,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景天幕汽车顶盖的前横梁,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下板及前横梁上板;
所述前横梁下板呈凹槽状,包括底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向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翻折;
所述前横梁上板覆盖于所述前横梁下板,且所述前横梁下板的翻边连接于所述前横梁上板的底面,以在所述前横梁上板与所述前横梁下板之间形成腔体;
所述前横梁上板的顶面上设有前风挡玻璃安装面和天幕玻璃安装面。
可选地,还包括一对连接板,所述一对连接板的一侧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侧围总成的上边梁内板,所述一对连接板的另一侧相向延伸;
所述前横梁下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连接板的所述另一侧搭接,所述前横梁上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侧围总成的顶面搭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所述一侧呈流苏状,且与所述上边梁内板通过焊点焊接;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另一侧设有搭接扣,所述前横梁下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搭接扣过孔,每个所述搭接扣过孔套设于一个所述搭接扣上。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前横梁上板与所述侧围总成的顶面之间均通过焊点和结构胶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上板上设有焊接过孔,所述焊接过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前横梁下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上板上设有多个焊接凹台,所述前横梁下板上设有多个焊接凸台,所述焊接凹台与所述焊接凸台一一对应,且所述焊接凹台的底面连接所述焊接凸台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下板上设有遮阳板安装孔和阅读灯安装孔,所述前横梁上板的最高点处设有排气孔,所述前横梁上板的与所述翻边的连接处设有漏液槽。
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上板和所述前横梁下板的两侧均对称设置多个减重孔,所述前横梁上板和所述前横梁下板的低洼处均设有多个漏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版图图形密度的分析方法
- 下一篇:基于等离子气刨的工件缺陷消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