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施工用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2429.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赵立凯;王庆涛;龙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6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膨胀 加强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施工用装置及施工方法,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用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杆;扇叶,支撑杆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扇叶;在支撑杆的任一侧,多个扇叶沿支撑杆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每一扇叶均与支撑杆可转动连接;第一提升杆,平行于支撑杆的轴线设置,第一提升杆与支撑杆的一侧的扇叶均固定连接,以带动该侧的扇叶相对支撑杆转动;第二提升杆,平行于支撑杆的轴线设置,第二提升杆与支撑杆的另一侧的扇叶均固定连接,以带动该侧的扇叶相对支撑杆转动;第一提升杆和第二提升杆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扇叶转动至与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以形成分隔面。本发明能够避免漏浆,施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施工用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混凝土基础浇筑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即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是一种常见的裂缝处理措施。
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其中,连续式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
现有技术中,连续式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在施工时,一般会设置钢丝网来分隔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和周围混凝土。
采用钢丝网分隔,具有如下缺点:
(1)钢丝网存在缝隙,且底部无法完全固定,会出现漏浆现象;
(2)钢丝网直接打入混凝土中,导致钢丝网无法二次利用,导致施工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施工用装置,其能够避免漏浆,且能够循环使用。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用施工装置,包括:
支撑杆;
扇叶,所述支撑杆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扇叶;在所述支撑杆的任一侧,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每一所述扇叶均与所述支撑杆可转动连接;
第一提升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提升杆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所述扇叶均固定连接,以带动该侧的所述扇叶相对所述支撑杆转动;
第二提升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提升杆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的所述扇叶均固定连接,以带动该侧的所述扇叶相对所述支撑杆转动;
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所述扇叶转动至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以形成分隔面;
所述支撑杆的两侧的所述扇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转轴,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扇叶可转动设于同一个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杆的任一侧,多个所述扇叶转动至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之间无间隙;
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沿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扇叶转动。
可选地,所述扇叶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扇叶的材质为不锈钢。
可选地,所述第一提升杆的上端设有第一提升把手。
可选地,所述第二提升杆的上端设有第二提升把手。
可选地,所述第一提升杆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所述扇叶均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提升杆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的所述扇叶均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