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膜菌属真菌及其促进白旗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2708.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江云;杨文科;王新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2;A01G31/00;A01G7/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膜 真菌 及其 促进 白旗 兜兰 种子 萌发 形成 幼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胶膜菌属真菌及其促进白旗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应用,该类真菌为胶膜菌属菌株,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膜菌属真菌及其促进白旗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应用,属于应用微生物领域。
背景技术
白旗兜兰 (
兰科植物的种子非常细小,仅有发育不完全的胚,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需要依靠特定的共生真菌来获取营养物质。目前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多采用人工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非共生萌发,萌发率虽高,但在进行濒危种类野外回归时,幼苗移植到自然环境中存活率较低,并且由于无法与自然界中的真菌建立共生关系从而导致后续生长严重受限。通过种子和其有效萌发真菌在自然条件下的共生萌发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真菌的获得目前多采用从兰科植物野生植株的根中分离,但由于兰科植物根中存在着大量作用未知的内生真菌,这使得种子萌发有效真菌的筛选和分离变得复杂而繁琐,同时,不同兰科植物根中的真菌与种子萌发阶段的有效共生真菌是否相同目前仍不确定。因此,获得种子萌发的有效共生真菌是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回归的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胶膜菌属真菌及其促进白旗兜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类真菌,该类真菌为胶膜菌属菌株,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