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安全工作站及其使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2917.9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凌升;蒋镇;蒋方亮;吴际;裴程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科绿色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23/36;G09B23/3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安全 工作站 及其 使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境安全工作站,包括舱室,将所要监测的生物分成对照组舱室内设置有观察站和监测站,将所要监测的生物分成对照组观察站和将所要监测的生物分成对照组检测站两者独立,每一个站都分为三层,上层为环境空间站,中间层为土生植物站,底层为水生生物站,观察站和监测站内设置有物理传感器,将所要监测的生物分成对照组监测站是对原环境按人工或系统配方进行改良后的设备参数或工艺参数控制资源供给和数据采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特殊算法求解,并建立监测站的人工配方数据库和自动改良配方数据库及校验数据库,最终形成生物生态环境安全工作站控制系统,并给出生物生态环境安全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环境安全工作站及其使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人工模拟某种生物的生长环境,以研究其习性,从而为预防这种生物对环境带来的危害,通常需要一种安全工作站。一般的工作站只是简单的模拟自然环境,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进而将处理结果给工作人员参考。另外,其对数据的采集也比较单一,比如温度、湿度、PH值等一些较为常见的数据,数据类型少。而且也没有对照组,导致最终该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指数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模拟生态环境的平台,尽可能模拟出生物的生长环境,并对生物生长环境的参数进行控制监测,设计了一种环境安全工作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根据环境安全工作站对内部环境的监测数据,通过特殊算法得出该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指数,以供工作人员参考,还可以用于农牧业的种植,具体是一种环境安全工作站的使用控制方法。
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环境安全工作站,包括舱室,所述舱室内设置有观察站和监测站,所述观察站和所述检测站两者独立,每一个站都分为三层,上层为环境空间站,中间层为土生植物站,底层为水生生物站,所述环境空间站为仿真的大气层,所述土生植物站为土生生物的活动与生存空间,所述水生生物站为水生生物的生长与活动空间,所述观察站和监测站内设置有物理传感器,所述观察站是对原环境或设定的已知环境进行资源供给和数据采集,所述监测站是对原环境按人工或系统配方进行改良后的设备参数或工艺参数控制资源供给和数据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站经大气模拟层的光强,时间,辐射变化与空气物质的变化及变量流通,通过物理传感器对环境变化进行采集,通过图像算法分析进行统计与储存,对观察站的空气循环是依据数据统计库中的年度大气变化来进行腔内模拟温度、湿度运行;水体的循环运行是从水生生物站的底部,利用底排上溢的原理来长期回水,实时过滤,实现定期排污清渣,确保水生生物的正常猎食、活动的环境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站经大气模拟层的光强,时间,辐射变化与空气物质的变化及变量流通,通过物理传感器对环境变化进行采集,通过图像算法分析进行统计与储存,对监测站的空气循环是依据数据库设定监测条件的大气变化来进行腔内模拟温度,湿度运行,水体的循环运行是从水生生物站的底部,利用底排上溢的原理来长期回水,实时过滤,实现定期排污清渣,并根据监测要求的条件参数,配合水体质调节改性,确保水生生物的正常猎食、活动的环境状态;所述监测站里水箱里面的水,利用调节水的功能来控制水质的变化。
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环境安全工作站的使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要监测的生物分成对照组,分别放进观察站和监测站内,并模拟各自相应的自然环境;
步骤二、建立观察站和监测站内的资源供给;
步骤三、对观察站和监测站内的生物及环境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生物的体形变化、位置变化、数量变化、色泽变化、运行强弱,并按时间进行归纳,同时对应出环境参数的变化记录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科绿色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锦科绿色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