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3052.8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竹影;张晓东;王晓强;钱永新;夏江敏;陈页骍;张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南通海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2 | 分类号: | B05D7/22;B05D3/12;B05D3/04;G01N21/95;G01N27/9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直 异形 金属 管路 内壁 防腐涂料 全涂覆 方法 | ||
1.一种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管路内表面处理:
对于管件通径小于32mm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接收管子以后,先使用电子内窥镜对管路进行内部检查,再采取液体喷砂方法进行管路内表面处理,液体喷砂使用的磨液为水与白刚玉的混合物,其中,混合质量比例为7:3,白刚玉规格为100目;
液体喷砂后立即对管路内部进行清洗,随后吹干管路;
管路内表面处理验收合格后,清除表面灰尘,等待进入涂装环节;
S2、管路的涂装和检测,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现场调制防腐涂料;
S2.2、判断是否满足涂装工艺要求;
S2.3、判断是否符合涂装环境条件;
S2.4、对管件内壁,按以下步骤实施涂装工艺:
管路内壁采用喷涂,喷涂后用软轴内滚刷对内壁进行滚刷,提高磁漆附着力,及时清理流挂;每道漆的间隔期内采用电子内窥镜对管路进行内部检查,对肉眼可见的漏点进行补涂和对流挂进行打磨后,再进入下一道涂漆;涂装完工后漆膜总厚度大于300μm;
步骤S2.4中,在上一道漆干透后,涂刷下一道防腐涂料,每道漆的间隔时间不低于24h;
步骤S2.4后,采用包扎和防磕碰材料对完成涂装的管件管口进行临时包覆,保证交接、运输过程和实船安装之前漆面的完好;
S3、检验与验收:
对于所有完成涂装的管路,管路内壁漆膜采用电火花检测仪进行检测,查找漏点或漆膜厚度低于300μm的部位,重新补涂直至达标;
对同一批预交付的管件的内壁的漆膜厚度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对同一批预交付的管件的内壁,使用电火花检测仪对管路内壁漆膜覆盖质量进行检测,要求不能有火花产生,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以上两项均满足时,验收合格;
在检验与验收步骤S3中,使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通径小于32mm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部防腐涂料厚度和漏点的步骤包括:
S3.1、检测前,将电火花检测仪的高压枪连接线上金属插头卡口与主机高压输出插座卡口相连;
S3.2、接线方案一:将连接磁铁放在管道末端没有涂层的部位,短接地线一端接到连接磁铁上,另一端接地,长接地线一端接到连接磁铁上,另一端连接到主机接线柱;
或者,
接线方案二:将连接磁铁放在管道末端没有涂层的部位,短接地线一端接到连接磁铁上,另一端接地,长接地线一端接到主机接线柱上,另一端接在接地棒上在地面拖动检测;
S3.3、将探头安装在高压枪顶端;探头采用导电金属球状编织物探头,探头与高压枪之间采用软性连接;
S3.4、根据所要求达到防腐涂层厚度选择测试电压,将电火花检测仪的输出电压调节至测试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管路内表面处理验收合格的条件为:内表面达到Sa2.5的除锈等级标准,粗糙度数值大于5μm;
当表面有可见油脂时,用清洁剂去除油脂,处理后必须彻底干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1中,
现场防腐涂料的调制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严格操作,调制好的防腐涂料采用干净铜滤网过滤后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1中,
调制好的防腐涂料须静置预定时长,待温度降至预设温度和防腐涂料提拉成线后方可使用;调制好的防腐涂料须在2h内使用完毕,期间出现干稠时可添加稀释剂后继续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通径直管或异形金属管路内壁防腐涂料全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2中,满足涂装工艺的要求为:
(1)完成表面处理后的管路必须在当天刷涂第1道防腐涂料,防止金属表面二次氧化;
(2)当天无法进行第1道涂装时,在后续涂刷第1道防腐涂料前必须进行二次喷砂或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南通海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南通海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3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混凝土轨枕生产方法
- 下一篇:GIL支腿安装打孔方法及打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