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3259.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黄娟;陈亚飞;陶魏峰;兰炳;杨倪宏;左国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2 | 分类号: | D06B3/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拉挤用补胶 装置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机构(1),承载并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输出端设置有滑道(11);
浸胶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1)通过所述滑道(11)连接,对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进行浸胶处理;
注胶机构(4),与所述浸胶机构(3)通过若干管路连接,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并处理胶液;
控制器,对所述运输机构(1)、所述浸胶机构(3)和所述注胶机构(4)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注胶机构(4)包括注胶机构支架(41)、循环注胶结构和新胶注入结构;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和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均固定在所述注胶机构支架(41)上且均与所述浸胶机构(3)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注胶结构接收所述浸胶机构(3)中加工后的胶液,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循环使用;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新胶液;
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包括第一隔膜泵(42)和第一储胶桶(44);所述第一隔膜泵(42)将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的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4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42)之间管路连接;
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包括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所述第二隔膜泵(43)将所述第二储胶桶(45)内的新配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实现胶液出入平衡,所述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之间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设置有粘度检测器(46);所述粘度检测器(46)用于检测胶液粘度变化,所述粘度检测器(46)对回收的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实时与控制器中设定的粘度范围比较,当超出正常粘度范围时,所述控制器会停止所述第一隔膜泵(42),暂停循环胶液,控制所述浸胶机构(3)倾倒废液;
所述浸胶机构(3)包括浸胶机构支架(31)和浸胶槽(33);所述浸胶槽(33)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
所述浸胶槽(33)底部设置有动力结构(35);所述动力结构(35)带动所述浸胶槽(33),将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倾倒至废液桶(3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3)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2);所述液位检测器(32)固定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用于检测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3)上,对所述运输机构(1)运输的碳纤维原材料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器(32)将所述浸胶槽(33)内胶液的液位信号实时反馈,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的实时打胶流量之和设置为所述浸胶槽(33)中碳纤维相应时间带走的胶液量;
步骤二,所述粘度检测器(46)对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当胶液的粘度数值到达可允许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所述浸胶槽(33)实现翻转,将粘度值不合格的胶液被倒入所述废液桶(34),并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关闭;
步骤三,所述浸胶槽(33)倾倒完成后,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将所述浸胶槽(33)复位;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二隔膜泵(43),向所述浸胶槽(33)注入新配的胶液,至达到所述液位检测器(32)设定的液面高度后,启动所述第一隔膜泵(42),循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32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模块单元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游标卡尺尺身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