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滋精养血酒、制备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3674.0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将松柏;陈聚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14;A61P39/00;A61P37/04;A61P11/00;A61P1/16;C12G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血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滋精养血酒,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滋精养血酒,由中药液和酒制成,所述中药液和酒的体积比为1:2.5~3.5,所述中药液由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并按1:6~7浓缩而成,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5~7,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黄精180~220份、苍术180~220份、天门冬140~160份、松叶280~320份和枸杞240~260份。该延寿酒具有滋精养血、益气生津、延年益寿和强身健体的功效,轻松应对多种轻微病症,达到疗百疾的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滋精养血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充分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滋精养血酒、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除了满足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外,人们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与保养,养生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人们利用中药泡酒,借酒的活血通络、瘀滞清、温通气血等酒力的特性,达到滋补身体、强身健体、祛病疗伤等目的,药酒在养生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深受人们的青睐。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然而,目前的药酒也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市场上药酒或保健酒种类繁多,如人参补酒、枸杞大补酒、参杞大补酒和蛤蚧大补酒等。这些药酒或保健酒虽然对人们身体保养、治病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多药酒或保健酒都是将需要效果的药材直接放在一起,也很少讲究配伍等,实际效果并不如宣传中的好。
(2)有些药酒或保健酒制备工艺极其简单,也就是将各类药材洗净晾干后直接放入酒中,浸泡数月后开始饮用。如果想要效果好一些,则需要等待数月,等待时间很长,如果想要快速饮用,则效果欠佳。而工艺复杂的保健酒或药酒需要一些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很高,且不一定具有其所声称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寿酒,此延寿酒具有滋精养血、益气生津、延年益寿和强身健体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寿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充分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途,即将该延寿酒用于制备提高机体免疫力或润肺养肝的保健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延寿酒,由中药液和酒制成,所述中药液和酒的体积比为1:2.5~3.5,所述中药液由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并按 1:6~7浓缩而成,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5~7,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黄精180~220份、苍术180~220份、天门冬140~160份、松叶280~320份和枸杞240~260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延寿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煎煮多次后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酒,得到混合物一;将混合物一密封静置三天后搅拌,再密封静置一天,得到所述延寿酒。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途,即将前述延寿酒制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润肺养肝的保健品。
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长彤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3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监视系统、监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