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后视镜翻折和升降的组合致动器、后视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607.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T·哈里斯;G·阿斯普登;S·比彻;L·库蒂;W·琼斯;D·M·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B60R1/07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后视镜 升降 组合 致动器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致动器、后视装置以及具有这种致动器的车辆,该致动器具有限定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翻折轴线的主体,该致动器壳体被主体可旋转地且轴向可移位地承载,并且驱动组件由致动器壳体支撑,并配置成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绕翻折轴线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自动旋转,并且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主体沿着翻折轴线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视装置的动力翻折致动器,该动力翻折致动器提供翻折和升降功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致动器的后视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后视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视装置通常安装在布置在车门的外部上的基座框架上,并允许车辆驾驶员进行后视。大多数后视装置具有所谓的动力翻折致动器,用于自动展开和翻折后视装置。通常,动力翻折致动器具有:用于安装到基座框架的致动器基座;支撑镜壳的致动器壳体,该致动器壳体可旋转地联接到致动器基座;和驱动组件,其构造成用于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致动器基座绕翻折轴线在第一角度位置(即后视装置的翻折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即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之间自动枢转。
在展开位置,后视装置从车门突出并且相对于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大致横向地延伸。由于后视装置在车辆行驶期间处于展开位置,因此展开位置通常称为行驶位置。
在翻折位置,后视装置与车门对齐并且与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相反地延伸。由于后视装置在车辆停车期间处于翻折位置,因此翻折位置通常称为停车位置。
当动力翻折致动器使后视装置能够自动展开和翻折时,动力翻折致动器还应允许在例如动力翻折致动器发生缺陷或故障的情况下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手动地使后视装置枢转。
另外,通常要求动力翻折致动器允许手动地过度翻折(over-fold)后视装置,即,将后视装置手动枢转到超出第二角度位置的第三角度位置。第三角度位置是后视装置的所谓的过度翻折位置。
在过度翻折位置,后视装置如在翻折位置时那样基本上与车门对齐。然而,在过度翻折位置,后视装置在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上延伸,即,在过度翻折位置中的后视装置的方向与翻折位置中的后视装置的方向基本相反。通过从展开位置枢转到过度翻折位置,展开的后视装置可屈服于在车辆的向前行驶方向上作用的力矩,以避免由于该力矩而使后视装置或动力翻折致动器损坏。
后视装置要满足的另一要求是在车辆行驶期间,即在后视装置的展开位置,产生尽可能小的风噪声,并且非常容易地枢转,从而产生尽可能少的磨损。尽管当在致动器壳体和致动器基座之间存在间隙时,后视装置的枢转非常容易并且几乎不产生磨损,但是当在其上施加风时,正是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之间的间隙会引起噪声。
为了克服这些矛盾的问题,动力翻折致动器可以具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构造成使致动器壳体相对于致动器基座沿翻折轴线在第一轴向位置和第二轴向位置之间轴向移位,在第一轴向位置中,致动器壳体邻接致动器基座,并且在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之间不存在间隙,在第二轴向位置中,致动器壳体与致动器基座相距一定距离,并且在致动器壳体和致动器基座之间形成间隙。升降机构可以在后视装置的行驶位置降低致动器壳体,并可以提升致动器壳体以进行任何枢转动作。
升降机构可以具有一对或多对圆形凸轮轨道。每对凸轮轨道布置成彼此面对,并构造成取决于它们的相对角度位置或多或少地彼此接合。因此,使一对凸轮轨道相对于彼此旋转导致凸轮轨道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化,该轴向距离变化为致动器壳体提供了期望的轴向位移效果。
驱动组件可以集成升降机构,并为动力翻折致动器提供组合的翻折和升降功能。然而,提供具有升降机构的动力翻折致动器通常会导致动力翻折致动器的大的重量和高的机械复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未经玛泽森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