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851.7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生;孙晓文;王岳峰;史新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1D1/20;C21D1/25;C21D1/26;C21D6/00;C21D8/02;C21D9/0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高宁宁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贝氏体热作 模具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2~0.45、Si1.20~1.50、Mn 0.20~0.50、Cr 4.75~5.05、Mo 1.10~1.75、V 0.80~1.00、P0.02、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热作模具钢组织为纳米贝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 0.38、Si 1.50、Mn 0.26、Cr 5.05、Mo 1.37、V 1.00、P 0.0082、S 0.004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无缺口冲击功不低于500 J。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900 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作模具钢的硬度不低于52 HRC。
6.一种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按照钢材的组成成分设计要求进行投料,然后在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并浇注成钢锭,
所述钢材的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2~0.45、Si 1.20~1.50、Mn 0.20~0.50、Cr 4.75~5.05、Mo 1.10~1.75、V 0.80~1.00、P0.02、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退火、热轧:将所述钢锭退火、热轧,热轧后空冷到室温,得到热轧板坯;
(3)、调质预处理: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热轧板坯加热至1050~1150℃,保温10~15min,油冷至室温,然后进行710~730℃回火,保温1~1.5h,出炉空冷至室温;
(4)、等温淬火处理:将所述步骤(3)热处理后的热轧板坯加热到1020~1040℃保温10~15min,然后迅速放到345~365℃的盐浴炉中等温1~1.5h,再空冷至室温得到等温淬火试样;
(5)、回火处理:将所述步骤(4)热处理后的热轧板坯加热到555~565℃保温1~1.5小时,出炉空冷,然后加热到575~585℃保温1~1.5小时,出炉空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贝氏体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的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8、Si 1.50、Mn 0.26、Cr 5.05、Mo 1.37、V 1.00、P0.0082、S 0.004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8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